刘长兰:传承“国学”的平凡师者
【评论】让“国学”如兰花般“入室成芳” 在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有一位刘长兰老师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国学老师”,她从2006年起便将国学经典《弟子规》引入到了她的教学模式当中,每次课前她都会抽出几分钟时间摘取《弟子规》中的一些片段,向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久而久之,她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撒下了习文立德的种子。 国学被认为是“治国平天下之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沉淀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塑造着民族的灵魂和性格。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而应当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总书记指出古诗词不能减,实则是表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国语文的修养不能减。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脊梁。因此,把国学融入到年轻一代的教育中,对于塑造一个人的品质极为重要。正如刘长兰老师融入课堂的《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侍夜,不离床……”孩子们诵读之后,懂得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端一杯茶,捶一捶背,以小见大,种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前瞻性和包容性,更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紧追时代强音而又不失民族本色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文化精神。民族精神需要代代承续,代代承续需要从中小学抓起。国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孩子们一天诵读一两句,便能学到实实在在的人生道理。让看似“高深”的国学进入课堂,不但能让学生们发现国学之美,体验国学之境,更能让他们觉得,“国学”实则触手可及,就在自己的身边。 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书声琅琅承续中华文明。“国学老师”刘长兰,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让国学如兰花般“入室成芳”。我们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国学会以更多的形式,更通俗的姿态,深入到下一代的教育当中,在青少年的心中,开出灿烂美丽的花朵。(白露横江) |
关键词:赶考路,追梦人,刘长兰,国庆,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