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让历史告诉未来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秉承这一主题,新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胜利日阅兵。今天,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武器装备84%为首次亮相,空中梯队数量创历史之最,领队将军50多人“打头阵”,17国近千人参加……这场盛典,是中国人民抗战记忆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记忆的共鸣。撇开细节处的种种“罕见”不说,这是自1951年国务院设置“抗战胜利纪念日”以来,第一次在国庆节之外举行以检阅武装力量为主要内容的大型阅兵式。 步履铿锵,乐曲雄壮。深邃的蓝,肃穆的黑,胜利的红,和平的绿,……在天蓝如碧的北京,在神清气爽的初秋,70年前属于中国的历史记忆,史诗般壮丽展现。裁军承诺与下面这些“首次”,足以彰显今日阅兵的初心: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首次组织抗战老战士、包括国民党老兵参阅,首次组织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受阅,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受阅,首次邀请外国军队参加分列式。 今天,中国需要一场与历史对话的纪念。战后秩序的坚守,和平发展的吁求,需要一些庄严的仪式感,让我们记住历史上淋漓的鲜血与伤痛。且不说上世纪遥远的苏联大阅兵、美国大阅兵,即便是此前的法国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国际活动中的阅兵式,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纳粹德国投降70周年阅兵式,它们一脉相承地深沉表达了人类在和平年代,对那段历史的控诉与警醒。“风在吼,马在叫”。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英雄的功勋光耀千秋。中国是二战主战场,这里发生过什么、留下了什么,那么深刻的镜像并未走远。“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约翰·拉贝的名言提醒我们,和平进程不容懈怠,公平正义不可淡忘。 今天,中国需要一场与时代对话的纪念。对世界来说,每一次国家级大阅兵,既是明确无误的“秀肌肉”,更是地缘政治地壳式变动的观察窗口。“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不是一个耿耿于怀的民族,但更不是一个善忘冷血的民族。日本社会阴魂不散的军国主义魅影,少数国家心怀鬼胎的放肆挑衅,超级大国冷战思维下的是非不分……需要我们表明一种姿态,亮出一种底线。而对于国内来说,“四个全面”之下,多领域的深改业已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调整更深刻,拍蝇打虎进程更猛烈,秩序稳定压力更空前,我们需要从军备军貌、军荣军心中振奋精神,提振信心。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样子。有艰苦卓绝、愈挫愈勇的军队与人民,就没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的讲话中所言,“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战争是一面镜子,能让人更好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也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对历史的态度,亦是对未来的态度。这一场纪念,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场致敬历史与人民的纪念。不颠倒黑白,不忘却牺牲。不淡忘信念,不耽于伤痕。在盛大的纪念典礼中,凝聚起和平正义的伟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向时代致敬,让历史告诉未来:从烽火连天到和谐发展,从浴血战斗到严实往前,70年后,摒弃丛林法则,警惕强国霸权,凝心聚神,逐梦逐梦——中国在复兴之路上,必将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荣光走向荣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
关键词:致敬,历史,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