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频创纪录 远未“万事大吉”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吴振东、萧海川 2015-07-21 13:59:1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电影市场快速扩张的今天,国产电影或早已习惯纪录被不断刷新。不过每每有新数字诞生,还是让人兴奋不已——在没有好莱坞大片票房贡献的情况下,7月18日,国产电影几乎以一己之力突破4亿元的票房收入,一举打破此前《速度与激情7》上映时创下的3.8亿元单日票房纪录。

  然而,国产电影还未到可以“万事大吉”的时候,业内认为,游走于票房与理想夹缝间的中国电影虽逐渐步入良性轨道,但创作生产能力还未完全适应市场化需求,未来仍需要中国电影人努力创作出好故事、高水准的作品。

  国产电影“合力”刷新单日票房纪录

  近三天,“刷新纪录”一词被频繁使用在国产电影票房上:18日全国单日总票房突破4亿元,超越《速度与激情7》公映时创下的3.8亿元纪录。而这一单日票房纪录几乎全部为国产电影贡献,《捉妖记》以1.8亿元票房创造新的华语片单日票房纪录、《煎饼侠》再收1.49亿元成2D华语片单日票房纪录、《大圣归来》累计票房4.05亿元创下国产动画最高票房纪录。

  在卖座的同时,三部电影在口碑上也“挺直了腰板”,在豆瓣电影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8.7、《捉妖记》7.5、《煎饼侠》7.1的评分,一扫上半年国产电影高票房低评分的“阴霾”。

  《捉妖记》被业内认为是一个成熟电影工业的产物,无论制作还是题材都有着较高的水准,而这部影片不仅是华语影坛“商业性、艺术性、娱乐性三者结合”的诚意之作,更开启了东方奇幻的全新格局;喜剧电影《煎饼侠》虽然在制作、演员等方面是一部中低成本的作品,但“接地气”的搞笑片段让电影颇具现实意义。

  真正实现逆袭的是《大圣归来》。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在上映不到一周即破国产动画片票房纪录,甚至催生了“自来水”群体——他们以孜孜不倦的热情每天在社交网站发布着有关“大圣”的信息,并身体力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口碑营销”。

  有评论称,观众终于开始用脚投票,把强营销、高排片的“不合格产品”清洗出影院。走出电影院,人们发现,靠话题或粉丝拉拢观众的粉丝电影正在慢慢降温,一股更加注重影片品质的观影浪潮正在席卷国产电影市场。而业内预测,不同于话题或粉丝电影,好口碑电影不会出现大卖三天然后骤降的走势,而是持续发力一月内稳收。

  票房成功不是电影市场的全部

  “中国电影如今在票房上获得的成功,不能认为是电影艺术的绝对成功,只能视为在适逢其时的市场环境下,电影营销提升的一个标志。”影评人兰波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虽逐渐步入良性轨道,但仍需要中国电影人创作出更多高品质的作品。

  在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看来,国产电影质量与票房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仍处在“转型期”,电影创作生产能力还未完全适应市场化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与票房同步保持高涨的是观众的吐槽热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指出,回顾2015上半年票房收入前10名的国产电影,《何以笙箫默》《左耳》《奔跑吧兄弟》等被称为“话题电影”“粉丝电影”的作品虽受到粉丝拥戴,却无法将时代的理想与情怀很好地渗透进艺术叙事,在影片的文化创意与内涵上存在低门槛、浅阅读、粗制作、泛娱乐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表示,如今的国产片过多考量商业元素,而忽略文化内核以及感情纯度。

  抗衡好莱坞:既要好故事又要高水准

  游走于票房与理想夹缝间,国产电影还不得不面对更大劲敌——好莱坞电影。在刚刚过去的1月-6月,好莱坞片纷至沓来,国产电影票房占比不到五成,比进口片“少挣”了13亿元。

  影评人吴学安认为,增加好莱坞大片配额,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差距在一定时段中将被放大,但好莱坞大片也刺激着国产片的进步,从理念、管理、技术、市场等各方面促进国产电影的进步。

  国产电影如何与好莱坞抗衡?“好故事”是中国电影人摸索出的答案。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徐峥表示,电影始终是一个文化产品,中国观众还是愿意进影院看自己的故事。“前提是,我们要把这个故事做好。”

  吴学安认为,好莱坞的“文化快餐”,难以提供骨骼和营养,中国电影人应视此为机遇。“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了解中国人心理的中国电影人,理应变压力为动力,创作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观众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的影片。”新华社杭州7月19日电(记者段菁菁)

  短评:票房奇迹下的中国电影不能高枕无忧

  2014年票房达296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平均每日票房过亿、新建影院4家、增加银幕26块……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电影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黄金时代”就在眼前。

  高质量的影片是构筑“盛景”的基石。近一年多来,包括《亲爱的》《黄金时代》《归来》《狼图腾》《智取威虎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在内,或关注现实问题,或思考历史教训,或弘扬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均受到业界和观众好评,也在与国外大片的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了国产电影的新突破口。

  然而,骄人业绩下,不能回避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短板。譬如内容原创力不足、想象力不够,科技含量与技术人才储备欠缺等问题不容忽视。重票房排行、重明星效应,忽视技术层面的贡献力,必将制约国产电影进一步提升。

  面对满足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双重使命,电影绝不能以票房作为唯一标尺,更应持续提升电影质量,解决有“高原”缺“高峰”及机械化生产问题,让电影“看得到人心”;应以现代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因此,当前中国电影需要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国电影如果不能在拓展产业规模的同时,提升电影文化品质;不能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反而放弃社会效益甘当市场奴隶,中国便无法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

关键词:国产电影,票房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