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股民调查:凭感觉成功逃顶,"谨慎派"亏光饭钱
C.谨慎型 瞒家人炒股,生活费都没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审计专业的大学生苦笑着说,由于父母不支持她炒股,所以钱是自己的积蓄和部分生活费,启动资金为7000块。由于是自己的钱,她操作格外谨慎,结果一亏再亏,7000块钱亏掉大半了,连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都难以保障了。 这名大学生告诉记者,由于连续的大跌,不仅把之前赚的亏了进去,还搭进去了下个月的饭钱,几只股票已经严重缩水,深度套牢。她表示,自己也只是看宏观的,不怎么了解技术分析。她入手的几只股,已经连续跌停,自己被套牢后,也不想割肉出局,还想东山再起。所以现在股市上出现小的跌幅,对她而言,都会带着杠杆效应一样被放大,弄得天天都很紧张。 “还好已经放暑假了,我要在暑假中把亏掉的部分生活费赚回来,现在有空就看看股票。”这名大学生说。 延伸阅读 满眼都是亏?也有学生赚150万 21岁的小洁(化名),是一名就读于内地某211大学的香港学生。小洁从2013年10月开始进入股市,用50万元本金炒到了最高峰时的200万,这对于一个年仅21岁、且从未接受任何系统金融知识的女孩来说,无疑被周边同学视为“传奇”。小洁家境优越,她告诉记者,50万元本金是爸爸给她的。 出身文科类专业的小洁其实对数字、理财一窍不通,“我是比较没有理财头脑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身边的朋友劝我要学会理财。”小洁觉得一般的理财方式“来钱慢”,所以在朋友的“引路”下,开始接触股市。 “今年3月股市行情大好,那时我已经把股市里大部分的钱套现,所以本金的50万已全额还给爸爸。”小洁说。 专家观点 别跟风“跑步”进场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卞志村表示,他支持与金融等相关专业学生炒股,或者交易基金、期货等等。进行这些资本的操作,可以有利于大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有资金的同学,也可以真金白银操作,但不支持大规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没有资金的同学,可以进行模拟交易。其他非金融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是否炒股,但一定要进行风险控制或者评估,也要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能为了跟风牛市,而匆忙跑步进场,也不要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卞院长建议学生选择长线投资,因为短线投资,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轮股市中,很多“中产”的股民损失惨重,有的损失几百万上千万,然而大学生股民中损失惨重的并不多,因为很少有大学生股民融资炒股,他们的风险控制意识比一般股民还强,“这些孩子初次下水比较谨慎,本金也不算多,多是学金融财会的,为以后的投资增加点感性认识,也算是一种社会实践吧!” |
关键词:炒股,大学生股民,沪指,感觉型,谨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