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中国策——解码经济走势的“新”与“变”
思维之变:稳增长与新路径携手发力 调查采访期间,无论走进哪家企业,听到最多的介绍是数字生产、精益生产、智能生产等新生产方式的实践,如何极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 “新常态本身就是我国经济发展上一次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破除窠臼思维,打破条条框框,跳出老套路,用新思维新路径去积极应对。”中央党校教授陈启清说。 寻找新路径,需要有效抓住改革红利。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各地结合自身优势,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为稳增长提供强大支撑。 江苏常州,天合光能巨大的生产车间内,自动排串机、串焊机正在工作,目之所及的工人只有寥寥几个。车间主任告诉记者,厂房正在进行技术改造,以往500兆瓦产能需要800名工人,现在只需300人,完成后可再减100人。 江苏省把智能制造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江苏现有的制造业水平,大都处在2.0向3.0迈进阶段,需要培育示范4.0。今年安排智能制造项目185项,项目总投资232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项目的40%以上。”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戴跃强说。 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技术改造平均每投入1元,年新增工业销售收入3.09元、利润0.25元、利税0.40元。这说明,技术改造投资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寻找新路径,需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国家战略的推进,促进区域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稳增长中的共识。 天合光能媒体关系副总监叶超讲到了他在国外的见闻:由于缺少电力供应,在印度一些城镇有人在马背上放上两块光伏电板,走街串巷,专门做给手机充电的生意。 这样的景象让企业看到了走出去的巨大市场。目前,天合光能已在马来西亚建成光伏发电站,泰国项目正在建设,印度项目已经签约。 “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的关联,意识到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 在河北采访时记者感受到,这个省经济发展处于负重前行阶段,既要化解过剩产能来减肥,又要转型升级以变得强壮,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则给稳增长创造了最佳契合点。 河北省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副处长崔华彬对记者表示,“目前河北打造了接纳协同发展的40个平台,将陆续完善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新的姿态迎接京津两地产业转移。” 当区域打通,空间打开,经济增长便海阔天空。 站得高方能望得远。走进2015下半年,实现稳增长,适应新常态,迈向中高端,智慧与信心正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底气。(记者赵超、何宗渝、安蓓、陈刚、陈炜伟、李俊义、王昆、吴雨) |
关键词:经济走势,稳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