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西兰奶粉装在美国奶瓶里喂孩子 中国海淘族扩大
制造业大国何以非制造业强国 有人感叹:一只马桶盖打败了中国制造。尽管在代表、委员眼里这样的说法言过其实,但也不得不承认差距。“这其实是个有点悲哀的事情。”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狂飙猛进、看似无所不能的“世界工厂”为何难获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在优质、中高端产品面前,为何“失了一城又一城”? ——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核心技术、人性设计阙如。全国人大代表瞿佳说:“我们的企业不缺乏生产能力,多好的东西都能做出来,但核心技术比较匮乏,往往宁愿交专利费也懒得自己研究。”“马桶盖”热起来后,不少“山寨”同款产品已经在网购平台出现,不过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全国人大代表张华明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制造解决的是短缺问题,对优质产品探索、研发、生产刚刚起步,但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经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产生裂痕。 ——有些企业“等、靠、要”,创新企业遭“山寨”。“中国市场巨大,粗制滥造的东西也有市场,不少企业‘等、靠、要’,在中低端徘徊。”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黄作兴说,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并不缺乏创新能力,但是创新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被“山寨”了,仿冒的成本太低,劣币驱逐良币,几轮下来,投入大笔资金精力做创新做自主研发的企业反而面临生存压力。 ——品牌“叫不响”,服务难到位。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我们国家特别是浙江的制造业水平和能力,不少层面已达到了先进国家水平,但从立法、标准、市场监管以及消费宣传引导等层面来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品牌‘叫不响’是一大问题。品牌引导消费倾向,人们普遍会觉得欧美日的产品更好些,那么自然而然会去买。”南存辉说,“现在并非是卖一个或一套产品的问题,而是要做整体工程和服务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工业1.0”“工业4.0”并存,质量这个“制造业之基”被忽视。浙江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王青说,现在中国制造高端低端并存,但整体来看,核心的质量、标准问题仍旧缺失。“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建立在坚实的质量、标准引领之上,因此可以稳步跃升。”王青说,中国制造夯实基础的工作还没完成。 10多年专注做好一根吸管的“吸管大王”浙江义乌双童日用品公司董事长楼仲平说,与日本制造坚定信仰的“匠人精神”不同,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将互联网营销视为救命稻草,把像匠人一样追求产品品质的精神抛在脑后。 正视差距,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 “‘中国制造2025’让人充满畅想。”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马桶盖”事件不啻为一种警醒、鞭策,让“世界工厂”正视自身差距,向创新研发这一制造业“皇冠”迈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期间谈到“出国买马桶盖”问题时说,中国的企业要升级,如果国内也有相同质量的产品,应该更有竞争力。“起码能为消费者省下机票钱!”“我一直说,中国经济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这一过程将会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何迈向中高端?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去日本买回的马桶盖的确是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也是中国生产的,但现在是创新研发者“通吃”的时代,代工生产只有微薄的利润,唯有提升自身的创新研发水平,才能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政府要做好制度建设,让创新者有力前进、山寨者寸步难行。”黄作兴说,只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到位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创新和产品升级中去。 产品好不好,让百姓用钱来投票。“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德国、日本企业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注态度。”张明华说,支持德国、日本制造业领先的动力源是专注、匠人精神,中国企业只有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为中国制造正名。 南存辉认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商家,在品牌宣传上,长期形成了一个高科技、高质量的形象,这就是制造业附加值。“中国企业也只有日拱一卒,以质量、标准为引领,构建自身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关注。”南存辉说。 一只马桶盖背后是中国制造遭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面夹击”的双重挑战。中国制造业亟须从旧有的格局中升级转型、变大为强,在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重塑形象、获得认可。 |
关键词:海淘,海外代购,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