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留住白云蓝天绿水青山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长城网 吕晓红 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护航”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铁腕治理、严格执法不可或缺。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新《环保法》也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更好地约束、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树立正确的立法、司法理念,不断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追责和处罚力度,提高法律的震慑作用。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系列部署,在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中产生强烈反响。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陈国鹰介绍,2014年河北省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执法大检查和利剑斩污行动,全省一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42.8万人次,检查企业19.8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090家(次),抓获嫌疑人1726人,全国力度最大,创出了铁腕治污的“河北品牌”。 “去年河北环保系统200多人被问责。”陈国鹰坦言,环保工作必须注重立法,必须以法治为根本依据。新修订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好的环保法和最为严格的环保法,是一把打击环境污染行为的利剑。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靠制度约束,打造依法治污的法治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提出,保护环境必须从山区生态保护抓起,建议着手制定国家山区生态保护法。 王志刚表示,当前山区面临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的双重重任。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将山区分割成不同的行政区域来管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分别着眼于某个方面,往往导致各自为政、权责不明,有必要制定一部针对山区的、系统的、综合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此外,为从根本上改善河北生态环境,今年河北省人代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国土保护和治理条例》,率先将国土保护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据了解,这部法规将从根本上恢复提升国土生态功能,对于打造山清水秀的河北,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意义和影响重大而深远。 |
关键词:全国两会,生态文明,环境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