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辞旧迎新”让文明得到升华

来源: 长江网 作者: 谢成 2015-02-09 15:26:2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春节一天天临近,作为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团聚、看春晚、走亲访友拜大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过年方式。但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春节长假走出家门,外出旅游。

  其实,“旅游过大年”成为春节新时尚不足为奇。时代在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也并非都不可触碰。相反,其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合理改变往往更容易被公众和社会接受,且这种改变背后蕴藏和培养的理念也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

  一方面,我们要对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和传承。“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忙碌了一年后,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关心下老人的身体和孩子的成长,加强亲人间的交流沟通,能够有效弥补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亏欠,促进家庭和睦。这种“礼数”应该得到遵循和传承。

  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重新审视和舍弃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移风易俗”便是如此。以春节习俗“放鞭炮”来说,我国自古就有“爆竹声中辞旧岁”一说。但在遭受“雾霾”侵袭之后,不少城市和地区逐步开始“禁鞭”。2014年春节,武汉市主城区全面禁鞭,这是1994年江城主城区首次禁鞭以来,第二次开启“禁鞭令”。春节期间,主城区是少了些热热闹闹的年味,但空气质量却有了大幅改善,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不燃放烟花爆竹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主动选择,逐渐告别“声声爆竹”、“满城硫磺味”。

  在传承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文明的养成。这是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缘故,公共文明需要经历从有到无的过程。前面提到现在的人们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过年方式,开始选择利用长假外出旅游的新时尚,这之中又有一个“文明出行”的要求。无论是此前媒体曝光的多起乘客“空闹”行为,还是景区的乱丢垃圾、乱刻乱画行为,都违背了“文明出行”的道德准则。

  古人或许不兴全民旅游一说,更不要说出国、出境游。但如今旅游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养成和传承文明出行的文化将至关重要。对个人来说,节日出行,既能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又能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倘若在出行中,对自己多一份约束,添几分文明,既能不虚此行,也能不扫其他游客的兴致。

  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春节家人一同出行的机会,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孩子。从小抓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文明之风能够在两代人之间得到延续,这也是节日出行的一大收获。

  讲文明,树新风。无论是春节期间的“禁鞭”,还是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其中都有一个废除和新立的过程,而公共道德和文明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让社会更真、更善、更美!

关键词:春节,过年,习俗

责任编辑:张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