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的春节民俗
春节凝结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俗文化,凝结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凝结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意识与宗教情怀,所以,春节间的种种民俗活动,如祭祀、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间的种种禁忌(语言、行为、饮食)等,都是中国人情感的大展示。 春节中的祭祀民俗 祭祀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神关系的重要活动。从腊月开始,人们便纷纷祭祀各路神灵。除了前面提到祭接灶神和百神,除夕夜祭祀祖先也是年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人在堂上悬挂先人的图像,用五色苇草与竹篾编成的罩子陈列狮仙斗糖、麻花馓子等祭品,家里长幼给祖先叩拜,然后各自拜,称为“辞岁”。 清代北人仍沿袭明代的节俗,供“天地桌”,即在中庭设长案,供诸天神圣全图。此神图称为“百分”。神像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在子夜接神时,将神像焚化,仍然奉香,至灯节结束。此外,人们还纷纷到寺庙、道观里烧香求神拜佛。祭祀中一项有趣的活动就是“烧松盆”燃旺火。燃旺火是明清南北年俗中祭祀与助兴交融的节俗。烧松盆来源于古代的庭燎、柴祭,其本原的意义是以烟火之气祭祀上天。 明代北京人除夕夜,用松柏枝与柴杂烧于庭院中,称“烧松盆”。山西寿阳,元旦鸡鸣起,燔柴草,以当爆竹,谓之“接神”。除夕元旦之间的燃烧祭祀民俗,隐约地传承着原始柴祭的意义。 在当代,农村除夕夜仍要在中庭设供桌摆祭品,祭祀各种天地神明及祖先的活动,但这一般都是老年人做的事儿,一般家里没有老人,也就没有这些祭祀了。工业时代城市理性精神排斥人与神的沟通,人们似乎不必靠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也能获得丰收,也能把握自己命运,祭祀仪式因此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团年、拜年习俗。春节讲究合家团圆,圆圆满满。因此,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之夜回家吃团年饭。为了这一顿团年饭,人们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中,关起家门团年,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家人通宵不睡,迎候新年,俗称“守岁”,它是传统年节的重要习俗。 吃过年夜饭,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家里人按辈份的大小依次向长辈磕头,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押岁钱、守岁钱等,也是年俗节物之一。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最开始是特制的钱形,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明清以后通常用流通的银钱作压岁钱,使压岁钱由信仰性的压岁巫术活动演变为节日特别经济来源。如今人们仍保持着给压岁钱这一传统,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与岁俱增,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给儿童带来了年节的欢喜之余,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除夕过后,人们打开家门,四处拜年,说“恭喜发财”“新年好”之类的话。晚辈见了长辈也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而平辈一般只作揖。全国各地大年初二大都是出嫁了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回娘家“团年”了。 拜年方式的变迁 团年强调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是家庭情感的表达。拜年,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到了当代,团年和拜年的方式有所变化。除夕夜不再是围在“火炉”周围话家常,而是围在电视前面看春节联欢晚会。在城市里,年前社区或单位组织“团拜”,开茶话会或新年庆祝会。除夕夜人们不再关门“守岁”,而是走出大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拜年的方式也有所简化,传统拜年当面磕头的习俗现在已不多见。随着电话、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给亲戚朋友拜年可以打电话、发E-mail和短信、发微博微信。方式不一,但都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饮食习俗,经历了秋收冬藏的人们,到了岁末有所积余,毫不吝惜地将一年中最丰富的食品奉献出来,风风火火地过大年。这种饮食习俗,大体说来,北方以面食为主,做窝窝、馒头、饺子等食品;南方则以米食为主,做糯米年糕等。最丰盛的饮食要数除夕夜的年夜饭。年夜饭,又叫年羹饭、年更饭、分岁筵等,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是人们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年节中的重要节俗。年夜饭中的菜品有一定的寓意。一般菜肴中必备丸子一类,如肉丸(圆)、鱼丸(圆)等,象征合家团圆。桌上一定要有鸡和鱼,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豆腐”谐音“斗富”,取丰裕富足之意;“荸荠”谐音“必齐”,取齐家团圆之意。《金陵岁时记》记载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以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叶、面筋十种,细切成成丝,以油炒之。北方年夜饭中最重要的食品还有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有“财源滚滚”之意。福建闽南地区大年初一要吃面线,寓意生命像线一样长。此外,各种水果也有讲究,如桔子,与“吉”谐音,而甘蔗,有“节节高”的意思。总之,春节里的各种饮食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情感。在当代,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不用等到春节就能享受到丰盛美食。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糕点小吃,因此原来自家炊糕蒸面的热闹场面不见了。人们担心身体的健康,不再吃大鱼大肉;考虑冬天的寒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年夜饭吃火锅;越来越多的家庭为省事,到饭店吃年夜饭,春节饮食民俗丰富的内涵也就逐渐被消解。 变迁中的禁忌习俗 在传统社会,过年是一个时间转换的关口,人们为了顺利地度过关口,需要采取各种仪式从而达到顺利过关的目的。如贴门神、春联、放爆竹等,这些习俗起初都有巫术的意义,都是希望能驱赶“邪”的东西。无论是巫术或是禁忌,都是人们趋吉避祸情感的反应。娄子匡主编的《新年风俗志》记载江苏淮安大年初一不可打破什物,不可骂人,不可扫地,否则破财;各种污水不能泼在地面。浙江宁波地区初一不拿针剪,不动刀称,不扫地;晚上不点灯,说夏天的蚊子会减少。福建厦门地区初一不能喝粥,怕出门下雨。当然,在当代条件下,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禁忌设下的局限,可以随意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百无禁忌”。 娱乐民俗。虽有各种禁忌,但实际上春节更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人们经历了一年的忙碌之后,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了。于是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排除一年的不快,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难得的狂欢中。 旧时农村有戏班演戏、舞狮舞龙等活动,锣鼓声、鞭炮声、人声交织在一起,衬托春节的喜庆气氛。城里更是丰富多彩如北京城有“过桥走会”的习俗,还有已婚女子摸门钉的习俗,意为早添丁。此外,作为娱乐大展示的舞台就是庙会,而元宵节的灯火则是人们狂欢的集中体现。当代社会,人们的娱乐狂欢逐渐被休闲的气氛所取代。人们躲在家里玩牌、打麻将、上网,彻夜不眠。一到春节,城里到处听到的不是隆隆的鞭炮声,而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宣传声;求吉娱乐的庙会成为商业营利的场所;元宵的灯会上古老的油、腊灯被电灯、霓虹灯所取代,元宵节只被简化为“吃元宵”的单调食俗。农事占卜习俗。“一年之计在于春”,传统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因此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农民们往往进行农事占卜,以预测下一年收成的好坏。江苏苏州大年初一看风云:“农家岁朝起,看风和云卜测一年田事的丰欠。占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浙江宁波:“乡民以初八、十八、廿八三天的晴雨,预测年成。占云: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蚕成;三八晴,好收成。”在当代社会,由于有了天气预报预测灾害,农事占卜的习俗逐渐成了人们的历史记忆。 无法改变的渴望 在传统社会里,春节所有的民俗活动中,人们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吃年夜饭,还是贴春联,人都是主角。春联的内容,祝福的话语,都由人来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操纵。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年节的主人,而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电视观众,被剥夺了本属于民间、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春节被纳入了市场的商业运作,人们成为复制消费性商品文化的被动消费者,成为庙会广场和商店马路边的观众和看客。 所有这些现象都显示着春节习俗在当代的变迁—不仅是节日的数量的减少,更是一些实质性的民俗发生变化。似乎春节在当代社会只剩下一些虚构的形式,没有实质的意义。甚至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用“科学定日”的方法来更改春节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古今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春节依然能让我们重温家庭亲情,协调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当我们像断了根的浮萍在浮华都市里辗转漂浮时,春节这一传统的习俗依然以脉脉的温情将我们与回家过年联系在一起。 |
关键词:春节,民俗,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