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俗变化缘于人们生活方式变迁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2015-02-09 08:42: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每逢春节,新旧年俗变化总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恢复传统过年方式,还是面向未来接受变化?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表示,年俗变化缘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了,谁也阻挡不了旧民俗的自然消亡。

  冯天瑜教授解释说,民俗指的是人们行为方式中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影响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民俗习惯。

  他说,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过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孙几代组成了一个家庭“社会”,民俗的发生有了根基,现在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会”萎缩,旧民俗的发生没有了场合,自然会慢慢消亡。

  同时,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改变,电视、电脑的产生也直接冲击了旧民俗。比如,过去腊月二十三祭灶活动,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了柴火灶,厨房里只有煤气炉,想祭灶也不知该把灶君的画贴在哪里;腊月二十四“扫尘”,大家都还在上班,找一个小时工帮助打扫卫生已经算对得起这个年了;穿新衣,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平常就可以购置新衣,过年时穿新衣的喜庆早已没有。

  至于其他还保留的春节年俗,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了较大改变。

  冯天瑜教授说,旧年俗式微消失,人们为庆祝春节需要其他的方式寄托美好心愿,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年俗自然应运而生。这些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等。

  他说,农耕时代的旧民俗体现了家的温暖,现代社会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却是“比邻若天涯”。新旧年俗争论的症结与其说是怀念单个旧民俗,不如说是怀念旧时这种温暖的感觉。但是有些东西随着时代发展会自然淘汰,谁也阻挡不了其消亡。生活方式变了,要强求留住某种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完全的消极无为,政府、教育机构仍应因势利导,引导建立健康、积极的新民俗。

关键词:年俗,变迁

责任编辑:刘江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