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的亲切,常会引起往事一串泪水一串

来源: 湘潭在线 作者: 宋锴 2015-02-06 15:24:0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上世纪70年代末,自制新年贺卡向远方的朋友拜年成为时尚

  □年后收到“拜早年”的新年贺卡,被当笑话讲了足有20年

  家住雨湖区民主路的洪入堂71岁了,2月4日,他和往年一样,挑选了7张精致的新年贺卡,准备给远方的朋友拜年。

  “带着彼此的笔迹、不同的祝词,始终能保持一份等待喜悦降临的美好心情。”洪入堂说,现代人拜年方式趋向于无纸化,但他注重传统的拜年方式,传递一份祝福和思念,当朋友满怀期待地打开“稀罕物”的过程,是电子化媒介提供的问候所无法比拟的。

  自制卡片寄亲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洪入堂就一直延续着自制贺卡拜年方式,算起来已经陆续寄出了两三百张。

  洪入堂说,那时的主要通讯方式为书信,贺年卡一般也是自制:一张十六开的铅画纸对折,一面的上方开出一个“天窗”,下面写上“恭贺新禧”,下面标上年份。

  打开后,里面贴一张风景画,下面写上贺词。有时,他还在“天窗”的周围画上简单的装饰窗格。

  说是简单,其实也费了心思。

  那时,因材料有限,大小合适的风景画并不好找,有时只好忍痛从心爱的日记本内裁下来。

  最初,一年只完成三五个,后来越做越多,还经常选取一些图案新颖、折折叠叠的卡。为了体现真诚,他会选择寓意独特的式样,并写下不同的祝词,“祝福语怎能千篇一律,针对每个朋友的近况,我会送上不同的祝福,简单却真挚。”

  年后贺卡“拜早年”

  这些年,洪入堂收藏了大量的新年贺卡,多是以前朋友寄来的,其中很多为亲手绘制。他说,这些自制的贺卡花费了不少心思,所以格外珍视。

  让洪入堂记忆犹新的是,在20年前,他收到了一位老邻居从加拿大寄来的新年贺卡,然而拆开信封后,自己却独自捧腹大笑,至今仍在回味这件事,内容为:给洪老师拜个早年,提前祝您全家新年快乐。

  那次,因为邻居时间没算准,洪入堂虽然收到了“拜早年”的卡片,但春节早已过完了,“其实,精心挑选的贺卡,即使不着一字,也有对方情意绵绵的心思。”

  “现在,我坐在书房里,眯着老花眼翻看这些旧时的记忆,别有一番滋味。”洪入堂说,看着新年贺卡上熟悉的字迹,祝福的话语,确有见字如面的亲切,常会引起往事一串泪水一串。

关键词:记忆,春节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