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霾应当“区域联防联控”
视点观察 日前,雾霾天气再袭京津冀。采暖季未到,雾霾频繁来袭,让公众对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努力提出质疑。事实上,从区域联防联控角度来说,中国城市抗击雾霾计划确实效果不佳。 由于细颗粒物是长途传输,大气污染是一个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问题。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和他的团队得到数据,北京PM2.5来源中,大约30%来自原始排放,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于区域之间的协同“贡献”,而上海有20%的PM2.5来自外省。 过去,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思路以属地管理为主流,忽略了空气的流动性和复合污染的复杂性,使区域内的统一规划没有落到实处。此外,能源消耗,特别是燃煤量没有进行区域内的统一考虑,或没有按照区域内的环境容量来协调确定燃煤量。行政区“各自为战”的防治模式,难以根本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 2013年6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将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9月17日,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建立了由北京市牵头的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的“六省区市协作机制”。 由于环境保护所涉及领域和行业众多,几乎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环保部门目前所拥有的权限却并不足以支撑其工作,使一些措施如“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在上述督查组对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专项督查中,就出现了部分县(市、区)只是环保部门在“单打独斗”,如邢台市个别县(市、区)政府在应急工作开展和部门联动上无实质性举措等。 跨区域联防联控在中国并非从未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六年间的四大国际赛事、活动,中国似乎总能通过实施联防联控突击完成一份漂亮的蓝天白云答卷。但如何把应急手段转为常态措施,则需要制定更长远的目标,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并花费更长的时间。 常态化治理中,考验区域联防联控的,则是各地以空气污染治理推进经济优化和社会转型的能力。以京津冀区为例,为响应“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治理华北区域的空气污染,河北下决心要在未来几年内压缩6000万吨的钢铁;但压缩了工业之后,经济如何发展,就业如何解决等问题,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在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面前,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过去靠各地关起门来单打独斗如今已经行不通了。“赛会空气”证明了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联防联控是必经之路,但如何把应急手段转为常态措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关键词:霾,抗霾,区域联防联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