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韩家田与河北水文风雨相守60载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吕晓红 王佩 2014-10-15 13:25:0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水文

现代化的测报设备:电洞在线式多普勒流量仪测流缆道。河北省水文局/供图

  水情测报由“人工”变为“自动化”

  谈及上世纪50年代水文站工作的情景,韩家田向记者形容说,有时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那时候水文站的测报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到河边,平时每天观测水位2到4次;汛期、洪水期间每半小时或一小时就要测一次。测流量,水小时不能用船,要站在水里。天凉的时候,水很凉,很多职工患了“关节炎”或“静脉曲张”,这是水文系统的职业病。

  “后来有了‘皮裤’,由橡胶制成,本身就很沉,在水里,皮裤一旦进水,人就别想活了。”他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在一个山区测站,因为水草缠绕在水尺上,看不清水位。水尺距离岸边较远,看水位的同志穿上皮裤下水去清理水草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水灌入皮裤,一直往下沉,当时周边也没有人,这个同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这个悲剧,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1950年,张家口响水堡水文站建了全国第一座高架测流缆道。韩家田说,当时右岸是峭壁,过河钢缆固定在地锚上,左岸是滩地,用十来米高的木支架支起来,在用绞关绞紧,缆道上有两个滑轮,挂着一个可对面坐两个人的木箱子就是吊箱了。箱底中间是空的,把流速仪用钢索吊着放入河水里测流。那时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动缆道。吊箱的往返行走,完全靠挂在缆道上的一个“把手”。“第一次上去测流,很害怕,爬上吊箱,低头看见十多米下面奔流的河水,哆哆嗦嗦手忙脚乱。”至今,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高架浏览道上测流的情景还心有余悸,“没办法,那时候测流量就得依赖人工完成。”

  水文监测就相当于哨兵,发现了敌情,就必须千方百计及时报告。由于技术落后,除了测量工作,当时的水情报送工作也全靠人工来完成。韩家田说,汛期时需要把水情情报及时送出去,主要依赖当时的电信局。

  “汛期时有些偏僻测站租用电信局的无线电台,报务员在现场打点,由电信局接收,送到有关防汛部门,水情工作人员把信息登记在册子上,汇总分析,报告领导。”韩家田说,汛期没有电台,用电话报水情信息的更是问题。在汛期,暴风雨会把电话线冲毁,这就需要人工去送,赶上洪水,游泳也得送出去。1990年代以后,测报工作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在重要河流建立了五套“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基层站点有“自测报雨量计”、“雷达遥测水位计”、“多普勒流量仪”等现代化的测报设备。传送的渠道也多了,利用卫星转播,无线电台,有线传输,把水情信息发送出去。

关键词:赶考路,追梦人,韩家田,国庆,建国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