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考生上名校几率悬殊 教育部曾划招生“红线”
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省部共建”的利益牵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感概“广东将会成为考上好学校最难的一个省”。由于考生人数较多,罗伟其说,广东一本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六点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有些省份该比例高达15%到20%。 罗伟其的感叹背后是户籍壁垒下,当前中国高招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现实,这同时也道出了异地高考放开虽呼吁多年,却在一些省市迟迟举步维艰。 “一些重点高校在招生比例的投放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所在地的高等教育资源、自身办学特点、生源等。但是一些重点高校是‘央地共建’,地方财政对众多部属高校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回报,高校在招生时则提高本地生源的比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专家所说的“央地共建”,也被称为“省部共建”,是指1999年以来中国的一些重点高校由国务院部委(主要为教育部)与相关省市区共建的模式。 “地方政府投了钱就想有现实的利益回报,要求招生指标增加。”熊丙奇说,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地方积极关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但是,地方政府往往以功利思维对待这种合作。 针对偏袒属地生源的质疑,一些高校曾经以“北京生源质量好”作为解释,但这种说辞引来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对此,熊丙奇称,一些名校总是倾向性认为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更优秀;其次,如果生源更多来自贫困地区,大学面临的贫困助学任务可能就会更多;此外,高校认为扩大招收大城市生源或者本地生源,四年后大学面临的学生就业压力可能就小一点。这些有形无形的因素其实在加剧教育不均衡。 教育部曾划属地招生“红线”破题在于高考改革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高考招录均等的改革力度,并扩大重点高校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并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其实,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发文,要求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逐步缩减到30%以内。今年3月,教育部发文,再次提出“适度降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以及新增计划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等措施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 官方一再强调减控属地招生,但近年来一些高校虽然属地招生人数在数字有所下降,但是实际招收人数并没下降,甚至还存在扩招之嫌。 “一些高校虽然在公布招生计划时把数字‘缩小’,但他们公布的招生计划往往不包括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名额,实际招生人数往往高出招生计划人数很多。”熊丙奇说。 除了招生计划明降暗涨,熊丙奇说,“有的地方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降,但是高校在当地投放的招生计划降幅不大,甚至不降,这样招录比例实际上不降反升。” “我们现在的高校是行政权力的下属机构,调整招生计划实质上是一个改变权力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破题之道在于改变当前计划招生体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舆论再次燃起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期待。在储朝晖看来,实现高考录取均等,未来的改革应着眼于建立专业的招生录取机制,让高校和学生之间实现相互选择,而非完全通过行政权力进行招生分配,这不仅是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核心,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
关键词:名校,高考,高考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