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市实验小学做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他们承担的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通过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获得结论:“核心价值观对小学生非常重要,但其教育要贴近孩子的实际,从小处着手”。
这些年,对“核心值观”的宣传不断升温,将其置于“讲政治”的视域考量固然无可厚非,但如何通过德育将核心价值观培植于中小学生的灵魂深处,却不仅仅是喊几句政治口号、背诵几个标签式的热词便能奏效。这里的关键确实就是“小处着手”。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首次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无疑需要向我们的孩子灌输。要是让他们记住这24个字,实在太简单太容易了;而将其渗透于心灵、见之于言行,却不可能一蹴而就。
坦率地说,这24个字的字眼都很大,若要详尽诠释,每个词藻都可以是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甚至可以演绎成几本书,大人们也未必都能透彻理解、全面领悟。但24字的每个字眼、每个词藻都蕴含、也可以化解为细微而具体的元素。以此为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就需要着眼于“小”、着力于“细”。所以,上海市实验小学的研究课题组认为,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爱祖国”、“守规则”、“敢开放”、“讲诚信”、“负责任”、“会学习”、“懂简朴”、“有快乐”。这就把宏观上的“核心价值观”细化了,合乎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不过,尽管如此,似乎仍不够具象,在德育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细微、贴切的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事实上,我国作为道德规范的“小学生守则”,除了有些字眼比较抽象,也有相对具体的要求,诸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这些也彰显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但毋庸讳言,就本质而言,还是有大而化之的说教痕迹。
近来网上流传诸多外国的小学生守则,版本不一,文字各异,难以甄别,但通览后感觉不无借鉴意义,并可发现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在细致入微的训导和叮嘱中,把社会公德、基本价值观融入其中,不妨可以“拿来”作参考。譬如美国的版本规定“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这一点德国版本大同小异:“上课时,不要和同学说话,有事可举手,可以坐着和老师讲话”;又如,加拿大版本中有两条:“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互相关心及在乎别人的感受”;法国版本分为3个部分:“我不应该”、“我应该”、“我有权利”。“权利”之一是“犯错并寻求帮助”,还有一条:“在尊重同学言论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我”。这都可以称之为“小处着手”吧!仅就上面摘引的几条来看,我们的24字中“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的元素不都蕴涵其中么?这样的德育,较之泛泛而谈的大道理,不是实在有用得多吗?
诚然,这只是德育或曰价值观教育中“小处着手”的一个方面,不妨归之于“言教”,而许多时候,师长在“小处”上的“身教”或许比“言教”更重要、更有效。
曾听一位把孩子带到海外上学的家长说过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这位母亲第一次领着女儿去上课,女儿慢腾腾地坐在地上,把鞋子的前后鞋襻一一打开,把脚放进去,再一一扣上。母亲担心这会耽误老师的时间,告诉女儿不必这么费事,并伸手帮她,遭到女儿拒绝。此时老师说道:“孩子脑子里有一整套程序,就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吧!”当这位母亲和女儿同时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先跟女儿握手,甚至蹲下来和她说话,然后再跟母亲打招呼。而我们中国人待客的通常做法是,只跟大人握手寒暄,等大人全部招呼完毕之后,或会对孩子视而不见,或仅仅抱一抱孩子。但海外的老师正是在这种自然而然的不经意间,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在直接的体验中被熏陶,真切感悟“自由”、“平等”、“友善”、“和谐”,久而久之,修身之道的逐渐养成,核心价值观的悄然形成,不就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