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打车软件省会石家庄激战[图]
等习惯形成后,盈利模式自然会发展出来 对于打车软件撒钱式的奖励,的哥们虽然甘之如饴,却也心存疑惑。 “全国这么多城市,每天每个车五块、十块的奖励,他们为啥这么‘烧钱’?”的哥王师傅用打车软件一个月左右,已经获得奖励话费六七百元,他很好奇是谁在烧钱给奖励,而其下一步会用什么方式回收成本。 “烧钱主要靠的是融资。”一位业内分析师对记者直言,很多投资者如今都看中了这一块市场,所以打车软件公司暂时不会缺钱。 事实上,两大打车软件的背后是互联网界“土豪”——阿里巴巴、腾讯的大手笔投资。“快的”打车在创立之初就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2013年11月阿里再次跟进投资;“嘀嘀”则在2013年5月获得腾讯1500万美元融资,2013年12月再次获得来自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公司1亿美元的投资。 “打车软件的‘零收费’、‘烧钱’模式只是开端,公司最终的目的是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曾对媒体表示,很多打车软件公司希望通过免费服务提升知名度,并且尽快抢占市场份额,进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待消费者使用习惯形成后再行收费,巨大的经济效益会显现出来。 业内人士认为,将来软件开发公司还可以通过针对性地推送位置广告、信息服务、向VIP客户收取会员费等其他渠道赚取收益,从而维持正常的经营。(记者刘清波) 链接 打车软件曾被叫停 如今看似做得风生水起的打车软件公司,此前曾集体遭遇过一次政策风险。 去年,由于打车软件允许乘客加价叫车,导致不加价的乘客叫车困难,“摇摇招车”、“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被深圳运管局叫停,这是全国第一个叫停打车软件的城市。当时深圳方面要求,出租车司机不得使用手机打车软件,并推出统一的电召平台,24小时全天运行。此事很快被全国媒体关注,媒体和舆论一致认为,打车软件总体上是利于市民出行的,值得鼓励。打车软件这才算躲过一劫。此后,深圳市又允许打车软件使用,但这些打车软件加入了官方的电召平台。 与深圳的情况相似,去年北京市也建设了统一的出租车电召平台,还推出了4款官方打车软件,“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也接入了官方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政策出台事出有因,是为了防止“加价叫车”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毕竟出租车是一种公共资源,不能简单地遵从“价高者得”原则。 不过,相关专家也表示,政府部门在做好行业规范的同时,应看到打车软件的便民性,鼓励其开放和发展。(整理/刘清波) |
关键词:打车软件,石家庄,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