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5日),河北省第10届残疾人就业(创业)洽谈会在省人才市场举办,约3000残疾人入场求职。记者注意到,求职者的年龄从20岁到四五十岁,跨度很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残疾人就业层次较低、稳定性仍然不够等问题。
此次大会由省残联、省人才市场联合举办,据统计当天入场招聘的企业有115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另有创业项目11个。
年轻人不喜传统岗位
上午10时,会场内人流涌动。既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有大学毕业生也有农村劳动力。
张楠(化名)患有轻度智力障碍,今年21岁,初中学历。在拥挤的会场,妈妈一路陪着他。“这孩子沟通能力不行,但是干活儿没问题,在家里饭都是他做。”妈妈告诉记者,张楠曾经在一家饭店当洗碗工,待遇也不错,但是他不喜欢总呆着后厨洗碗,想换个岗位,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他又说不上来,就带他到招聘会上看看。
记者采访发现,对年轻的求职者来说,个人喜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而基础的操作、维修、服务、保洁等吸纳残疾人的传统岗位已经明显不受年轻人的青睐。
一家家纺企业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要招聘聋哑人当缝纫工,待遇和正常人一模一样,绝对不存在歧视问题。试用期1至3个月,通过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公司管吃住,还能提供夫妻房。“这样的待遇并不能打动年轻求职者,招聘效果并不理想”。
“可能年轻人更喜欢网络,软件这些新兴行业,对传统行业,传统岗位不太感冒。”这位招聘人员表示。
残疾人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
“年龄较大的残疾人大量出现在招聘会上,一方面说明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愿望更强烈了,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大龄求职者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较差”,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主任王书校表示,我省现有各类残疾人520万,随着科技的发展残疾人能胜任的岗位越来越多了,残疾人的就业愿望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原岗位不满意时,他们会主动辞职谋取待遇更好、更有保障的岗位。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残疾人就业人数和质量均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当前残疾人就业规模小、层次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正是大量残疾人没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岗位,才使得他们在四十岁,甚至更高年龄还要去市场上找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传统福利企业因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等原因,陆续破产,我省福利企业的数量呈减少趋势,而福利企业是吸纳残疾人稳定就业的重要渠道。
企业招聘残疾人可享税收优惠
王书校表示,按照目前的政策,企事业单位吸纳残疾人数达不到就业人数的1.5%时,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超过这一比例后,则可按照吸纳人数及所占职工的比例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
具体来说,企事业单位可按实际安置的残疾人数量减税,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县(含县级市、区、旗)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当然,要享受这一优惠政策还要求用人单位达到一定的要求,比如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等。”王书校表示。算一笔账就会发现这个政策对用人单位很划算。比如招一名残疾人,每月工资2000元,再加上社会保险,每年费用在3万元左右,最高退税3.5万元。“这就相当于一名残疾人为企业服务了一年,却不花一元钱。”王书校表示。(记者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