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文娱看点

邢台向1.4万重度肢残人员发放轮椅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3-11-16 07:17: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1月15日,在沙河市人民公园广场,邢台市残联举行轮椅全覆盖发放仪式,郑重宣布向全市1.4万多重度下肢残疾人员发放轮椅,现场30名残疾人坐上了他们心仪的新轮椅,快乐地在广场转起了圈。

  筹资560万创建“轮椅全覆盖”

  据了解,邢台市有近50万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员就有15万人,其中下肢重度残疾者占到十分之一。他们家庭极其困难,有的甚至是夫妇均为残疾人,尤其是下肢重度残疾者,有的长年卧病在床,需要专人照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他们有的几年甚或十几年没有出过家门,渴望多看看外面的人和事,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为此,2007年,该市筹措资金近200万元为400多需要安装假肢的残疾人实现了夙愿,当时被称“开创了零缺肢市”。可仍有更多的不能站起来的残疾人需要关怀和帮助,要达到这些下肢重度残疾人的愿望,需要更大的工作魄力去“啃硬骨头”。

  邢台市残联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多方筹资560万元,准备为全市1.4万多重度下肢残疾人员发放轮椅。为了今年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市残联还向各县级残联下达任务,层层落实,轮椅发放按照优先发给有残疾证的人员,其次为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最后是切实需要照顾的人员,层次分明,责任清晰,从组织上保证了“轮椅全覆盖”的顺利达成。

  1.4万肢残人员有了“脚”

  在发放现场,沙河市桥西办事处曹二村、49岁的残疾人李照平激情发言说:“这次给我们配发的不是轮椅,而是赠予了我们一双脚,我们将告别久卧的床铺去迎接崭新的未来。”

  李照平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患上了小儿麻痹,几十年来,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他家是干木匠的,有一次刨木头时,由于腿使不上劲,失去平衡,把左手手腕弄了一个大口,家里便不让他干这一行了。后来他到技校学习维修,但摆摊后发现太难,没人相信他,他就从免费开始给人修,“修好了你就给我传个名”,当时,没有任何收入,只能靠老人给他送面条或者啃馒头度日。回忆起那段经历,李照平禁不住泪光闪动。

  他说,以前他们就是家庭的负累,日常一切都需要人照顾,早就梦想拥有一辆轮椅,可靠自身的能力很难实现。现在,他兴奋呼吁说:“残疾不等于残废,残疾人不应甘心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有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一定可以创造财富,和正常人一样共奔小康社会!”

  同样,让人能感受到欣喜的还有沙河市田村79岁的老人孔令彬,38年前因为车祸致残的他,只能靠双拐下地。由于年事已高,他没有去轮椅发放现场,残联的人和爱心志愿者把崭新的轮椅送到他家时,老人乐开了花,急不可耐地坐进轮椅里,到胡同外面去遛遛。他说,有了这玩意,比他拄拐30多年来任何一次,走得都远。

  自强才是残疾人的出路

  沙河市田村的下肢残疾人孔振芳被大家称为残疾人自强致富的典型。他从小爬着上学,1996年自己开的小饭馆被洪水冲得荡然无存,他并没气馁,没向政府要一分钱,自己重打锣再开张,如今自己盖的三层楼全部出租出去,自己还经营一家超市,早已衣食无忧。

  他说残疾人要活得有尊严,重要的是要自强,还要互相帮扶。他记得双双残疾的陈少英夫妇,拉扯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有一次,因为拿不出上中学的大孩子几百元的生活费,一家人抱在一起哭,给孔振芳打电话,他二话没说,马上送了过去。从此,他很关注这一家,只要有困难,他第一个伸出援手。他指着身边的一个左手残疾的汉子说,这也是我徒弟,如今小饭馆开得也很红火。

  邢台市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建波向记者介绍,邢台市残联工作一直具有开创性,2007年创建“零缺肢市”,接着,又对区域内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救治,今年提出“轮椅全覆盖”,就是为了更多地关爱残疾人。他说,除了单纯资助残疾人外,他们注重培训和安排残疾人就业,各县都设有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有的和企业合作,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展得很不错。从悲观中走出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正成为新时代残疾人砥砺的誓言,他们正鼓足勇气,吹响开创美好生活的号角。(记者 张伟亚)

关键词:发放,轮椅,残疾人

责任编辑:赵若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