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7月29日抛出“效仿纳粹修宪”言论,遭到国内外强烈谴责,致其被迫于1日公开宣布收回言论。舆论批评称,麻生此番言论是对“全人类的公然挑衅”,这表明日本政坛正加速右倾化,应对安倍内阁的走向保持高度警惕。
麻生称效仿纳粹修宪遭猛批被迫收回发言
麻生太郎7月29日晚在东京一个研讨会上就修宪一事发表演讲称,“德国魏玛宪法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变化。在谁都没有注意的时候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习这种方式怎么样?”他还说:“如果认为大喊护宪就能带来和平,就大错特错。修宪目的是为了国家稳定和安宁,修宪只是一种手段。”
魏玛宪法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宪法,因其在魏玛制定而得名。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规定了民主制度的宪法。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窃据德国总理位置后,迅速采取一系列动作,实际废除了魏玛宪法。
麻生此言一出,立刻遭到日本国内外的一致谴责。日本民主党干事长大畠章宏8月1日说:“这好像是在称赞纳粹的行为,完全无法理解。这种发言有损国家利益。”日本社民党干事长又市征治公开要求麻生收回有关美化纳粹德国修宪手法的言论并辞职。日本共同社评论称,虽然麻生强调修宪应在平静的环境中讨论,但由于措辞中以纳粹政府为例,也有可能会引发争议。
此外,针对首相安倍晋三及阁僚是否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麻生表示,不对“为国捐躯的人心怀敬意和感谢”,是非常“奇怪”的,“悄悄去”就行,不一定非要选在“终战纪念日”。
麻生的有关言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抨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7月31日就麻生言论答记者问时说,日本主要领导人公然声称要效仿纳粹推动修宪进程,这不能不引起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关注和警惕。洪磊指出,靖国神社问题事关日本能否正视过去侵略历史,是否尊重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中方要求日方认真反省历史,恪守在历史问题上做出的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赵泰永7月3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麻生的发言“伤害了很多人”,参拜靖国神社是错误行为,日本作为曾侵略周边国家的加害者,需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美国的犹太人人权团体“西蒙•维森塔尔中心”7月30日发表声明批评称,“什么样的‘方式’有学习的价值?”要求麻生“明确解释(发言的)真实意图”。
在国内外强大舆论压力下,麻生1日不得不召开临时记者会,宣布收回自己的发言。会上他全程读稿,并表示:“非常遗憾我的发言引发了与我真意相悖的误会,在此正式收回以纳粹政府为例的发言。”不过,面对要求麻生辞职的呼声,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表态称,此事不会导致麻生辞职。
日本共同社分析称,麻生是担忧美国方面的批评,希望通过收回发言尽快平息此事。韩国外交部同日则敦促日本政府和高层政治领导人今后应更为慎言慎行。
言论折射日政坛加速右倾化各国吁高度警惕
在自民党刚刚胜选一个星期后,麻生就迫不及待抛出“效仿纳粹修宪”论,反映了安倍内阁在缺乏有效“制衡”的局面下,开始在右倾化方面肆无忌惮。各国媒体与专家学者认为,必须对安倍内阁的走向保持高度警惕。
韩国《中央日报》7月31日发表评论称,麻生引用纳粹谈到日本的修宪问题,不得不充分让人怀疑其内心里最终是向着希特勒式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评论称,从作为前任首相出身,并致力于下一届选举的有力政治家的嘴里公然冒出这种话,这本身就是日本的羞耻和不幸。将这种人放在二把手的职位上,真怀疑日本是否能与韩国和中国等周边国家改善关系。
韩国《朝鲜日报》称,麻生担任过首相,从其“纳粹言论”来看,似乎不能对日本极右政客的理性和常识抱太大希望。
日本滋贺县立大学名誉教授姜德相说,麻生的言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倍内阁的主张。日本宪法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日本现在的政治状况与上世纪30年代德国的情况非常类似,这种状况非常危险,应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韩国《中央日报》则指出,首先,日本的自民党政权正试图撕毁主旨为放弃战争和武力活动、不承认国家交战权的《和平宪法》。而且,当时的德国和现在日本的政治结构也颇为相似。日本自民党在7月21日参议院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掌握了议会。再次,两者以经济政策聚拢人气,图谋扩大政权基础的手法也比较类似。
有评论称,麻生“效仿纳粹修宪”论从深层次来说,暴露的是日本右翼势力改变立法程序,进而改变日本战后走向的企图。
曾多次放厥词公然“拜鬼”嘴硬称不影响外交
事实上,除了本次的言论风波,麻生曾多次围绕外交和历史问题做出错误言行,大放厥词。今年4月,以麻生为首的4名阁僚以及168名国会议员曾大举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韩等国强烈反弹。韩国外交部强烈谴责日方举动,还当即宣布取消尹炳世外长访日计划,称“必须让对方看到处理历史认识问题的原则”。
中国外交部也就日方消极举动提出严正抗议,并表明立场称,如果日本领导人将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统治视为引以“自豪”的“历史和传统”,企图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将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日本政界及国内舆论也对参拜行为表示担忧。
然而,此后麻生仍“嘴硬”宣称:“海外虽有所反应,但我觉得并不会因此对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8月15日日本战败日即将到来,包括安倍、麻生在内的日本内阁高官会否参拜靖国神社,成为观察日本政坛走向的重要指针。虽然安倍多次对参拜一事含糊其辞,但曾参拜过靖国神社的麻生届时的举动备受关注,或将成为日本与邻国关系再度恶化的导火索。
此外,麻生4月在访问印度首都新德里时还曾称:“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在海上相连,但我们在过去1500多年中,与中国的关系未曾有过极其圆满的历史。”分析称,麻生此言听起来刺耳,但无力挑战历史事实,靠拉拢印度牵制中国的企图昭然若揭。
《人民日报》5月刊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的署名文章,反驳麻生谬论。文章称,综观2000多年的中日关系史,友好始终是主流。中日关系的确经历过曲折和坎坷,甚至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这一切,无不是日本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野蛮侵略一手造成的。日本右翼政客如此嚣张的目的之一是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全力推动修改战后宪法,重整军备,对外炫耀武力。可以预见,日本未来一旦突破战后走和平道路的国内规则和国际秩序,必将进一步危害亚洲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