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上周,上证指数刚刚站上2000点得以喘息之际,招商银行(600036)300亿元配股和京东方A(000725)400亿元定向增发方案迅速出台,A股应声下跌。在投资者对两家公司如此迫不及待感到吃惊背后,实际上,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开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247家上市公司不动声色地从A股市场“抽血”超过2300亿元。
在去年11月浙江世宝(002703)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后,近9个月来A股市场没有一单IPO上市融资,但增发、配股等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却络绎不绝。
特别是在7月份股市小幅反弹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热情被充分激活,威远生化(600803)定向增发募资67亿元、中国国旅(601888)定向增发募资25.6亿元,再加上招商银行、京东方A的巨额再融资计划,以及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截至7月末,今年股市再融资总额已经相当于新增了1/3个创业板。
再融资“抽血”力度不减,股市却再次陷入低迷。上半年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2.8%和15.6%。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指出,这次花了9个月时间不发新股,停止IPO融资,对于国家及上市公司来说等于掏钱养股市,即大海中的“休渔期”。但股市总体不涨,还处于下跌之中,这其中有经济基本面的原因,也有像招商银行、京东方等上市公司再融资,给人当头一盆冷水的感觉。
就在招商银行和京东方A公布巨额再融资计划后,两家公司股价随即连续下跌,招商银行3天内市值缩水超过70亿元,京东方A的股价则在两日内大跌10%。股民和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中的三大怪相表示质疑。
其一,为何上市公司在市场刚一反弹就宣布再融资计划?
根据再融资相关规定,增发、配股的价格和募资前的股价紧密相关,这意味着股价越高,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也就越多,因此不少上市公司都希望借着股市上涨迅速拿出再融资方案,募集更多的资金。不过,从目前投资者的反应来看,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着急募集资金并不欢迎。股民的意见与股市的反应基本一致。有股民表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我们股民做不了什么,但可以‘用脚投票’把股票卖掉。”
其二,对再融资的热情远超分红,让人质疑上市公司只想“抽血”不想“输血”。
有投资者发现,计划增发224亿股的京东方A,自2005年以来就从未进行过分红,而这仅仅是上市公司“融资热、分红冷”的一个缩影。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证券分析师石磊研究发现,虽然在监管层的要求下,实施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占比从2008年的52%提升至2011年的67%,分红金额也逐年增加,但其占净利润的比例却从2008年的41.69%,降至2011年的31.35%。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IPO募资上市后,A股公司的再融资规模却持续上升,尤其是上市银行在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下,连年来从股市“抽血”幅度最大。计划再融资300亿元左右的招商银行,其一次募资就几乎相当于这家银行近3年来的分红总额。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目前欧美等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的利润分红比例一般为40%-60%,美国上市公司税后利润的50%-70%用于支付红利,相比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偏低。
其三,不少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肥”了自己却“瘦”了投资者,不少增发股份上市后就跌破增发价,给投资者带来的巨大损失令人质疑。
今年1月份以每股3.71元增发21.72亿股的酒钢宏兴(600307),目前的股价仅在每股2.7元左右,9家投资机构浮亏逾20亿元;年初以每股12.36元定向增发19.15亿股的兴业银行(601166),目前股价仅为每股9元左右,投资机构巨额亏损64亿元。
对此,一家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投行人士表示,投资机构参与公司再融资的限售期大多为1年,在这期间虽然公司股价波动在所难免,但如果股价大幅跌破增发价格,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再融资是以牺牲投资者利益为前提的,这将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