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彩条布下“四个家”--芦山地震灾区帐篷人家纪实

来源: 新华网  
2013-04-21 23:26:06
分享:

  6位老人,8名留守儿童,一片红白相间的彩条布搭建成的帐篷,组成了芦山地震灾区的一个特殊人家。

  从芦山县城到震中龙门乡的邛芦公路,解放军官兵、志愿者以及满载各种救灾物资的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边,这样的帐篷和这样的“家庭”随处可见。

  这个特殊的帐篷人家距离龙门乡政府大约3公里,帐篷边上是一栋似乎一阵余震就会使之倒塌的二层楼房,门牌号:古城村月光三组125号。

  “那就是我曾经的家。”63岁的高希忠指着危楼告诉记者,“不过现在,帐篷就是我们的家。”他准备把门牌号码挂到帐篷上。

  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帐篷内,聚集了4户人家。年龄最大的高云和80岁,年龄最小的李建业只有5岁。

  “说是4家人,其实昨天晚上帐篷里挤进了30多个人。”高希忠说,“帐篷太小,只能尽量让老人和孩子躺着,其他人就坐着打了个盹。”

  已是地震后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帐篷边煤气灶上煮着一锅稀饭。“现在没条件,只能给大家熬点稀饭。”44岁的高希秋告诉记者,她从自家倒塌的房子里扒出来一些大米,液化气灶是杨民有家的,而做饭的锅则来自李永辉家。

  “大家本来就是邻居,遇到这样的天灾,自然就聚到了一起。”曾做过乡村医生的高云和说,“‘5·12’大地震我们都挺过来了,这次一定能挺过去。”

  运送救灾物资的军车在帐篷前停下来,解放军战士王松林搬来一箱矿泉水、一箱方便面,转身还要去搬。高云和拉着王松林的手:“够了,够了!快给其他人去送吧。”

  不远处的废墟中传来一阵鞭炮声。“是高西宁出殡了。”高希忠说,“村里一共压死了3个人,高西宁是村主任高全良的父亲。”

  地震发生后,高全良忙着组织村民展开抢救,没有来得及抢救自己的父亲。

  特殊时期丧事从简,老人在去世第二天就安葬了。对于高全良来说,村里有太多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需要他照顾。

  36岁的高国峰是高云和的儿子,也是记者在帐篷里见到的唯一青壮年。他和妻子平时在距离龙门乡80多公里的邛崃市打工,11岁的女儿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他昨天中午急匆匆赶回家,和乡亲们一起在路边搭起了这个帐篷。

  芦山县各个乡村的情况,和这个“帐篷人家”差不多——青壮年大多在外地打工,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照料孙辈并干些农活。

  父母在外打工,10岁的杨琳和15岁的杨霞姐妹俩和婶婶骆红英一起住在帐篷中。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得知地震消息后,坐火车从新疆往回赶,估计还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

  对于即将见到的父母,杨琳充满期待,甚至似乎忘却了地震带来的哀伤:“过年时他们只待了几天就走了,我真想他们。”

  与杨琳姐妹一样,其他几个孩子也恨不得马上见到从外赶回的爸爸妈妈。

  马路上人来车往,杨霞一直在专心地写作业。她已上初三,地震发生时,他们毕业班的学生正在教室里上课。

  校舍被严重损坏。万幸的是,没有人被埋压,只有几个孩子受了点轻伤。

  不时有志愿者的车在帐篷前停下来,送来救灾物资,询问这个特殊人家需要什么帮助。方便面、矿泉水、饼干……已经足够维持十多天了。

  “吃喝都不用发愁,现在最担心的是落雨。”高国峰指着头顶的彩条布,“这个不防雨,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我们不碍事,关键是娃娃和老人罩不住。”

  在距古城村大约两公里外的另一个村,解放军战士正在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一顶顶蓝色、绿色的帐篷,正向着古城村延伸过来。

  “大概明天,我们就可以住上帐篷。”高国峰说。

  最让高希秋着急的是,地里的油菜还有一两个星期就熟了。“不及时收,就会烂在地里,收呢,又没有地方存放。”房子垮了,粮食都堆在废墟中,万一被雨淋就惨了。

  高希秋给记者掰着指头算账:4亩多油菜,每亩产量300斤左右,每斤能卖两块多钱——如果没有收成,将损失近3000块钱。

  她还放心不下家里养的6头猪、20只鸡崽。猪圈已经被震得摇摇欲坠,每次喂食都提心吊胆,不敢久留。“猪都100多斤了,实在不行,就先宰了两头给大伙分了吃!”

  地震发生时,高希秋正在玉米地里间苗。“绿苗已经这么高了。”她伸出手比划,“我抽空还得去把活干完。”

  马路对面的山坡下,玉米、秧苗已透新绿。河的对岸,解放军官兵正在为毁坏的学校搭帐篷,孩子们很快就能重返学校了。

  “娃娃们才是我们真正的希望。”高云和说。(记者 贾永 刘永华 李宣良) 

关键词:地震,帐篷,灾区责任编辑: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