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建华,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是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总体实现小康。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就是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目标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到2020年要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在世纪之交,“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论断。同时,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这看作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第一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在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果可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为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届时如期实现了这个奋斗目标,建成了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就把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步骤,实际划作了“四步走”,也就是本世纪的前50年分开为“两步走”,头一步是前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后3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阶段目标来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要体现全面的要求
从现在算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八年的时间,是一个历史过程。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要强调建设过程的全面性。
首先,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把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第二,建设的目的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上面分析所说,实际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目标,是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标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
第三,建设的目标要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目标性任务,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要求,应该说目标是很全面了。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把这些任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协同推进。
第四,建设的任务要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以把这些不好度量的任务看作是各项好度量的“硬任务”之外的“软任务”。虽然可以称作“软任务”,其要求一点也不能软。要把“硬任务”与这些“软任务”结合起来全面加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