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GDP含金量哪个省份更高 沪京粤仍保持三甲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3-03-05 07:30:59
分享:

 

 

   31省份GDP含金量五年大考

  去年全国GDP含金量创历年最高

  2012年全国GDP含金量平均值达0.395,创历年来最高纪录,自《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年首次发布2009年GDP含金量排名以来,全国的GDP含金量近四年已增长2.27%。

  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发展数据计算发现,2012年,19个省、区、市GDP含金量比2009年有所提升,两个省份持平,10个省份相对下降。

  沪京GDP金色最足

  上海、北京连续4年牢牢盘踞在GDP含金量榜单前两位。上海市2012年的GDP含金量率先突破0.6,不仅在绝对数量上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二名北京之间的领先优势也由2009年的0.005扩大到如今的0.09。2012年,上海GDP含金量比2009年增长近32%。过去4年,上海GDP含金量的年平均增速甚至达到了9.6%,比上海市GDP近年来8.8%的平均增速还要快。

  北京2012年GDP含金量也较2009年大幅提升了15%。北京虽位居榜眼,但连续两年GDP含金量超过0.5,也将广东、浙江、海南等11个含金量仍维持在0.4~0.5之间的省份甩在了身后。

  迄今为止,上海和北京在本榜单中的地位尚无法撼动。部分原因是两地的含金量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大。

  上海和北京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长期稳居全国前茅。如北京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6469元和16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过去5年来实际平均增长7.5%和8.7%,农民收入增速更是连续4年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全国均值仅为北京的七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全国均值还不到北京的一半。

  相比之下,在过去5年,天津、吉林、西藏等地的GDP增速均超过了12%,但是在GDP含金量上的表现却稍逊一筹。

  天津是GDP含金量较2009年略有下降的东部省级行政区。自2007年起,天津连续5年GDP增速位列三甲,连续3年GDP增速领跑全国。但另一方面,天津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从2008年高峰的18%持续下降,至2012年仅为10.1%。2012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也低于人均GDP增速。尽管早已跃居GDP“万亿俱乐部”,吉林省2012年的GDP含金量仍较2009年下降9%,基本保持2011年的水平。也因此,其在兄弟省市的发力冲击下,排名比2009年倒退了10名。而西藏的GDP含金量已经连续两年名列末位,且刷新了这一数值的新低。

  回顾过去4年,不少省份在这份榜单上的席位都经历了“上上下下”的变化。以宁夏为例,2009年居第23位,而2010年进至第20位,2011年又退回第23位,2012年则进抵第14位;江苏则从2009年的第24位,跃至今年的第19位;江西、重庆则在第6~10名位次上辗转腾挪。

  从上海的7.5%到贵州的14%,2013年GDP增长目标仍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这些风格各异的经济增速预示着各省份GDP含金量的暗中角力将日趋激烈。

  广东向京沪发起挑战

  2012年,广东省不仅第4次位居GDP总量榜首,而且继续巩固了全国GDP含金量三甲的地位。

  广东省2012年GDP总量达5.7万亿元,近5年来平均增长10.2%;人均GDP约合8550美元,距离“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近了一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和13.4%,超过GDP增速。虽未公布基尼系数,但数据显示,广东城乡收入比由3.15:1缩小为2.87:1。

  过去5年,广东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于2011年开始编制实施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广东省财政共投入民生支出17020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从53.1%升至65.8%。

  改善民生、增加收入提纯了广东的GDP含金量,扩内需、调结构则扭转了广东一度跌出GDP含金量前十位的命运。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2007年以来,广东省大力扶持金融、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1∶49.7∶45.2。以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建设,引领带动广东省提升开放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广东省计划: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力争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届时广东省或将向GDP含金量榜单上京沪的座次发起挑战。

  目标:让居民收入增长超越GDP

  2012年,GDP总量增速最低、仅为7.5%的上海,第4次摘取了GDP含金量的桂冠。与西部省份动辄12%、13%的高增长相比,上海市的增速确实很低,甚至低于2011年全国的经济增速7.8%。

  但过去5年,上海GDP年均增长8.8%,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07年的23623元、10222元提高到2012年的40188元、17401元,年平均增幅高达11.2%。收入与GDP年平均增幅之间的差距高达2.4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

  如何让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更多为全体居民共享,是长期困扰各地经济决策者的难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极大损害了世界经济的元气,削弱我国的外需。我国也一度采取力度较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国民经济维持8%的增速。

  在这样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如何稳增长,又能提高收入?这给致力于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的上海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上海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海成功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市决定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痼疾——投资“依赖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经过5年的努力,上海经济对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减弱。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70%以上。相比之下房地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7.7%下降到2012年的5.4%,

  上海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更有力地改善民生将是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

  《中国经济周刊》综合统计各地经济数据发现,2012年,在31个省份中,19个省份人均收入增长水平超过GDP增速,占比高达61%。耐人寻味的是,这19个省份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尽管中西部省份GDP增速较高,但居民收入增速却未能相应跟上。

  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上海、广东,包括安徽、江西、广西、四川在内的13个省份,均提出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或力争高于GDP增幅的民生目标。尽管多个省份政府的GDP增速目标仍然保持两位数,但显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经放弃“GDP崇拜”,开始关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

   27省份达到“中高收入国家”以上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对2011年各国的GDP统计数据和我国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进行换算。我国GDP最高的广东省经济总量已经接近世界排名第15位的韩国,相当于3个希腊。江苏的GDP与印度尼西亚(第16位)比肩,山东的GDP已经超过了土耳其(第18位)。浙江的GDP则超过了瑞典(第21位),河南的GDP则可与挪威(第24位)不相上下。

  全国共有6个省份的人均GDP水平超过1万美元。这6个省份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和浙江。天津以人均GDP 1.48万美元位居榜首,排名倒数前三位的依次是贵州、甘肃、云南。天津人均GDP是倒数第一的贵州的5.36倍。

  天津的人均GDP与智利(第44位)最相仿,北京的人均GDP水平接近波兰(第48位),上海的人均GDP则高于俄罗斯(第52位)。而在去年,三市对应的分别是去年排名第50位的波兰、第53位的巴西和第51位的俄罗斯。

  据世界银行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收入分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GNI)低于100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1006至397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在3976至12275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高于1227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如果将人均GDP近似比作人均GNI的话,天津、北京、上海3地的收入水平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西藏、云南、甘肃、贵州等4省份达到“中低收入国家”水平;其余24省份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关键词:gdp,含金量责任编辑: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