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迟霄航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张先生发布的一段视频火了,在视频里,他称自家种植的菊花遭到游客、村民偷摘。
视频发出后,各种非议接踵而至。有网友质疑张先生是在炒作引流,帮助自家拓展销路;还有网友指责张先生制造了热搜, 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给当地抹了黑。
究竟是狭隘小气,还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常之举?当地又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生态?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赶赴事发地进行了探访。
游客在菊花田内拍照打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迟霄航 摄
拍摄发布偷采菊花视频遭非议
11月21日上午,方城县清河镇的菊花园。一大片菊花田里,几十名妇女蹲在地上采摘菊花。一筐筐鲜艳金黄的菊花倒在三轮车上,等待被拉走烘干。
种植户张广军(化名)守在菊花田里的三轮车旁,手里拿着记工的账本,眼神在干活的工人们身上游移,大声提醒采摘的工人们:“摘干净了,辛辛苦苦种了一年,不容易”。
张广军承包了一百多亩茶饮菊花,如今,菊花采摘期已到了尾声,正在加紧采摘。前几天降了一次温,菊花品相受损,他心疼地叹了口气。
提起日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的视频,张广军淡淡地说道,那是他儿子拍摄的,“有人摘我们菊花,娃说他们不听,就拍了视频。现在(视频)已经处理(删掉)了。”
工人在采摘。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我们这秩序没问题。”张广军补充说,菊花盛开期的时候,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村民慕名而来,观光打卡,“大家稀罕这个,就有人摘,这个摘点儿,那个摘点儿,摘的人多了,我们农户受不了。”
张广军的儿子张亮(化名)还不到30岁,他在家里帮忙种植菊花,平时拍些生活片段发在短视频平台,消遣娱乐。
这些天来,张亮承受了网络上流言蜚语攻击。
一位接近张亮的知情人士表示,拍摄发布视频,他是出于看护自家菊花免遭损失的初衷。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大倒苦水,说的也是事实。
和父亲一样,张亮也被一个又一个采摘的游客耗尽了耐心。并非他小气,而是架不住人多。
“我一个人种地,面对的是一群人。”
对于说他是炒作引流的说法,张亮轻笑一声,作为回应。
11月18日晚,张亮发布了一段自述视频,作为他的终极回应。在视频中,他说:“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赏花拍照打卡中,有些不文明游客出现了踩踏、采摘的现象,拍摄视频的目的是劝导游客文明赏花,每一朵菊花都是劳动结晶,没想到引起了误会。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
游客在采摘完毕的区域内捡拾菊花。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农户认可采摘完毕后任意捡拾
在距离张广军家的菊花田约200米处,还有一大片菊花田,由另外一农户陈强(化名)承包。这片菊花田有300余亩。
记者站在田间地头的水泥路上看到,一大片菊花田里已采摘的约三分之二,工人们都在紧张地采摘。在采摘过的区域里,有十来名妇女蹲在田里,捡摘主家遗留下来的菊花。
记者踏入菊花田,采摘区域一位管事人员以为记者来采摘,隔着老远,朝记者大喊:“出去,不让拾。”
采摘区域,一位帮主家采摘的人员介绍说,菊花盛开期,每天有几百人前来游玩,有不自觉的人会采摘。对此,主家也有些无奈,“很多都是附近的村民,也不好弄得太狠。”
而对当下同步进行的捡拾行为,这位管事人员表示,“等全部采摘完毕后,可任意拾取。”而喊话不让捡拾是怕引起聚集,不好控制,毕竟还有没有采摘过的区域。
种植户陈强也看到了网上流传的偷采菊花的视频。作为种植户,他家的菊花也不胜侵扰,因此他很理解张亮的心情和行为,“也不排除网上有些人断章取义,为了流量,炒作人家发布的视频,歪曲人家的意思。”
陈强说,承包菊花园的目的之一就是带动就业、发展观光旅游。菊花盛开期,多数人是来赏花拍照,也难免会有人采摘,如今到了收摘末期,基本都是捡拾的,“采摘完的区域可以捡拾,扔在地里也太浪费了。”
个别游客在未采摘区域边缘采摘。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个别游客向未采摘过的菊花田伸手
在菊花田采摘过后的区域里,记者和一位正在俯身捡拾的大妈攀谈了解到,她是周边村民,离这里有几公里,在家闲着也没事,骑着电车就过来了,捡点回去泡茶喝。
一位衣着整洁干净,退休模样打扮的中老年男性,在田间地头的水泥路上伫立着。闲来无事,他和记者先谈了起来。他分析说,捡这个菊花,也不是为了卖钱,多数是在家闲着没事。在他看来,当地闲置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活干,就来这消遣。“当然,也有些人就是不自觉。”
游客捡拾成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不一会儿,几位妇女各自提着一兜捡拾的菊花,走了过来,他启动电动四轮车,拉着她们驶去。
闲谈中,记者注意到,有游客陆陆续续骑着电动车驶来。随身携带用来装菊花的袋子。此处距离方城县城也仅有约十公里,县城居民骑着电动车就过来游玩。
一位从县城过来的游客询问记者,主家是否允许捡拾?“俺就是出来玩的,不会摘人家没有采摘过的。让拾取的话,就在采摘过的区域捡点。”
然而,记者也观察注意到,仍有个别游客将手伸向了尚未采摘过的区域。
据了解,偷采菊花视频引发关注后,当地派出所出动了警车巡逻,护航农户收摘菊花。记者在菊花田附近,遇到了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警车,透过车窗,询问是否看护菊花免遭偷采,车内民警并未作答。
今年以来,多地发生村民“哄抢”农作物事件,尽管其中不少人确实是在捡拾户主不要的花生、菊花等,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人以“捡拾”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把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对此,“传统习俗”不是借口,“法不责众”更不是挡箭牌,唯有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才能赢得他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