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守千年青苍,护文明根脉(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06-21 16:42:30
分享:

  天一亮,推开窗,满目的柏树苍劲挺拔。套上马甲、挎着水壶、背上镰刀,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我是一名古柏护林员,负责四川广元市剑阁县蜀道翠云廊段116棵古柏的巡护,既检查树木上有没有虫害,也观察林子里有没有火情。脚下是石板路,两侧是参天柏,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翠云廊拥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7000多株古柏平均树龄1000多年,最“年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约2300年。古柏为何能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正在于沿袭至今的制度、世代守护的责任。

  回顾历史,这里自明代开始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规定。如今,“官员离任交接”“林长制”“树长制”等制度,让保护网越织越密。不久前,县里举行了古柏保护离任交接“交树交印”仪式,汉阳镇的原、现任党委书记现场对全镇范围内的422棵古柏进行清点移交。经由县林长制办公室评定,古柏保护离任交接正式生效。新时代以来,剑阁县已完成两次县长离任交接和20余次乡(镇)长离任交接。随着《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的出台完善,古柏离任交接不再是简单统计数量变化,而是更加注重责任辖区内古柏的综合状态。离任交接,是制度保护,更是责任传承。护千年青苍的职责使命,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继续传下去。

  “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在翠云廊,每一棵古柏都有人护。像我一样的古柏护林员,全县有50多人。我们每天会把巡护照片发到联系群里,还给每棵古树建立了电子档案,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古柏的树龄、标号等信息。古树若是生病,还有专家“把脉”。有一次,我发现一棵柏树上有白蚁爬过的痕迹,连忙向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反映。很快,县里的技术专家就带着工具赶来。考虑到当时正是白蚁多发季节,专家不仅对该株古柏进行喷药处理,还新设了一些监测装置进行防治。按照“一树一策”方案,我们对全县境内3500余株古柏砌石填土,1800余株进行白蚁防治,337株进行支撑加固,247株进行复壮救护。压实管护责任,激发内生动力,千年古树正焕发新的生机。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古树跨越千年,苍翠如昔,既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也是彰显生态治理智慧的“活教材”。如今,在翠云廊景区,不时能遇见“点树交印”古制巡演,以古柏保护与传承为故事线,演绎离任知州、接任知州走马点树、交树交印的场景。由此,人们更能直观感受到当地对古柏代代相传的爱护,增进对植树护绿的认同,为生态文明建设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我会继续当好护林员,讲好绿色故事,让古柏长青、让文化常新。

关键词:四川,文明根脉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