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从博鳌看海南 | 如何让绿色投融资为可持续发展赋能?海南加快探索绿色金融新业态新模式

来源: 南海网  
2024-03-29 16:41:59
分享: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正在进行中,一系列重要议题备受瞩目。在3月28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上,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投融资合作、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如何发展绿色金融等话题,成了与会者热议的焦点。

  全面的绿色低碳发展蕴藏着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目光聚焦海南,在政策驱动下,绿色金融正步入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本地金融机构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不仅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纯绿”产业投融资需求,也支持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升级,绿色金融的内涵外延更加丰富。

  博鳌近零碳运行管理中心大屏对能源消耗智能化、动态化呈现。记者 张野 摄

  现实需求:

  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支持

  当前,在全球各国都在寻求经济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市场运行、金融产品、区域创新及国际合作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不过,绿色投融资仍面临挑战。

  3月28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上,与会嘉宾一致指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的支持。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从政策体系而言,很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至今尚未有完整的绿色金融或科学金融政策框架。他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需要持续发展多种绿色产品,比如已有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基金以及ETF等产品都要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的资金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也提出,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可能无法达到。“因此,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建议,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资金,而且也要提供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在圆桌论坛上,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嘉宾代表介绍了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绿色倡议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多位嘉宾提出,实现“双碳”目标产生庞大的绿色资金缺口,需要吸引社会投资的广泛资金流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模式,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结合香港的绿色投融资实践经验谈道,“在未来的几年之中,我们会持续去打造绿色债券市场以及其他的绿色融资市场。”他建议加大对银行绿色转型的支持,“银行本身是需要减少碳足迹和推动绿色金融的,作为银行,怎么样帮助客户或者推动客户去实现绿色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博鳌近零碳运行管理中心。记者 张野 摄

  海南实践:

  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

  “保亭公交系统还较为落后,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客运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和能源成本压力,于是我们探索绿色金融模式,通过绿色贷款支持客运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以及用于日常开支、车辆维护。”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信部副总经理苏少秋,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分享了一个县域绿色金融案例。

  苏少秋介绍,依托车辆抵押贷款、支农再贷款等贷款产品,他们已为客运公司共计发放贷款630万元。她高兴地说,“优惠利率的绿色贷款不仅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助力了当地绿色出行。”

  这是海南县域的绿色金融实践,而放眼全省,各家金融机构已经做出了许多亮眼成绩。

  海南省农信社重点支持生态农林牧渔业、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及绿色农资制造、绿色建筑等核心领域,在昌江、儋州、陵水等多地落地了大手笔绿色贷款;海南农行专门编制《海南分行“发展绿色金融 建设绿色银行”工作方案(2021—2023年)》,提出每年绿色信贷规模翻一番;兴业银行海口分行瞄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企业,实现了海南省首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贷款、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先后在该行落地。

  海南金融机构敢于放开手、大胆干的底气,来自海南逐步搭建完善的绿色金融生态圈。

  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海南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推进措施》《关于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海南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做活存量金融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给予绿色金融清晰指引。

  “海南全省22家主要银行机构中,21家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和惩奖机制,19家成立绿色金融发展领导小组,17家建立绿色金融尽职免责机制,14家组建绿色金融专业部门。”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从金融监管部门获悉,2023年末,海南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73.22亿元,同比增长44.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全省银行机构累计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碳减排重点领域97个项目发放贷款63.5亿元,带动碳减排量约130.3万吨。

  过去,金融机构多聚焦节能减排、环保产业,对转型项目往往持谨慎态度。如今,海南金融系统不再只聚焦支持“纯绿”产业,还为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升级提供金融后盾,呈现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加速衔接、相互融合的新气象。

  “碳中和贷”“ 门票收益权质押贷”“生态旅游贷”“林权抵押普惠贷”……理念的转变也带动了绿色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资金“活水”。据农发行海南省分行信贷管理处信贷经理颜琳介绍,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77.8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20.3亿元,增长35.4%。

  特别值得一提的模式创新是绿色债券的探索。2023年,海南继2022年10月成功发行首单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后,再次在香港发行离岸债券。在品种上,除延续2022年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和蓝色债券外,还发行了中国内地地方政府首单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持续探索:

  利用海南优势做好产品和服务创新

  针对很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至今尚未有完整的绿色金融或科学金融政策框架这一现状,马骏认为,相关各国政府应主导建立至少拥有四个要素组成的框架,如明确的界定标准、完善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产品市场,以及认证机构。

  纵观国内,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其背后,不仅得益于政策推动,也因为这些地区执行着相对严格的监管制度。

  海南绿色金融前景如何?记者采访多位行业人士坦言,海南优势不少,前景广阔,发展绿色金融恰逢其时。

  比如,海南自贸港具备绿色产业的资源优势,不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跃居全国第一,光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也快速发展。其次,在政策方面,相关文件鲜明地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相容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

  如何抢抓机遇?记者发现,对绿色金融政策的顶层设计、管理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业务,是行业普遍期待。

  “银行应该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招商银行海口分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助理高吉认为,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

  高吉还建议加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招商银行总行已经单独设立绿色金融团队支持全行范围内业务发展。”他分享道。

  安永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张彬围绕ESG和绿色金融向记者分析称,绿色金融是推进ESG的一个支撑或者基石,“在接下来的几年,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会在ESG领域有不同的创新。”她对海南绿色金融的发展充满期待,“海南发展绿色金融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做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

  事实上,海南各家金融机构已经全面加快探索和实践的步伐。

  海南农信将绿色金融嵌入到市场营销、贷款调查评估、审查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五级分类等信贷业务全流程中,鼓励各市县银行社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海南农行优化审批流程,对绿色项目建立优先审查审批机制,开通“绿色通道”。这些切实行动都将为海南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汪慧)

关键词:海南,金融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