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而在大学校园里,青年人才正在逐步走向学术舞台的中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学导师”正是这样一股力量,他们用年轻的闯劲、优秀的成果、独到的教学理念,为大学校园带来一阵清风。
“我是1992年的,去年才刚刚开始带硕士,第一届学生大多是1998、1999年的,我们属于90代际的一头一尾,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其实算是同龄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杨奇光说,“学生叫我‘光哥’,我叫他们‘宝子’。”
不久前,杨奇光正在带领同学进行硕士论文开题。临近开题答辩的前几天,他在名叫“光门”的群里说“开题报告给我看看”,还会加上“微笑”的emoji表情。
不仅如此,他还会在学生出去玩时发的朋友圈下灵魂发问,“论文写咋样了”“文献读了吗”“下周来我办公室聊聊选题”,再加一句“(不是催你的意思)”。“我觉得这种催促挺有意思的。”他的学生杨丰玮说,“我们不仅有共同语言,而且对于某些新兴事物的感知和看法也能保持一致。”
近年来,大学教师年轻化逐渐成为媒体和网络关注的热点,“90后博导”“95后大学老师”等青年教师开始在各个大学初露头角。当他们“占领”大学校园,一场打破代沟、突破偏见的师生关系革命正在发生。
“90后的一头一尾,就算是同龄人”
当人们口中还在谈论着90后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时,90后的大学导师已经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前几年,90后大学教师经常成为网络刷屏的对象,而如今,似乎每个大学、每个学院都会有一些这样年轻的“宝藏”老师。
“因为和导师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那么多,只相差6岁,所以在相处的时候不会像那种非常传统的师生关系。”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郭为秀表示,自己与导师陆杨同为90后,他既是导师又是兄长,也是朋友。“较小的年龄差距,也让我们更容易互相理解。不过他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让我们对他十分尊敬。”
初识导师,郭为秀时常因为“他如此年轻,却有着如此优秀的履历”而心生敬畏。但渐渐地,和导师、同学之间一些轻松的小事让郭为秀印象深刻。“比如,老师会给我们讲他上学时的一些故事,或者讲他出去开会或者出国留学时的有趣见闻。”
有时组内团建,她还会和老师一起打羽毛球。“老师平日里非常严肃认真,所以第一次和他打球时我很紧张。而且我还是新手,每次都只打出同一个方向,这让他发现了。这些事都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科研学习中,“老师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他不会制定严格的打卡制度要求出勤,而是尊重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他本人非常自律,作为他的学生也自然会受他影响。”郭为秀说。
“在导师双选会上,我才知道杨老师的存在。”杨丰玮的“同门”王诗涵说,那是杨奇光第一次招募学生,所以她无法提前发邮件联系到老师,但会上老师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和精心准备的PPT内容很吸引她,了解到他的研究方向和自身意愿相符合,她在会后直接给老师发了邮件,很快便得到回复。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说,能成为导师招收的第一个学生是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王诗涵也曾经将大学教师视为一个遥不可及的职业,但在几次接触后,杨奇光分享了自己求职的心路历程,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杨老师会给我一些关于实习单位、工作单位的建议等,求职建议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年轻老师更像是一个同龄的学兄学姐给建议。”
“我跟导师之间只相差4岁,基本就是同龄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张宗斌认为,由于没有那么大的年龄差距,与年轻导师的相处会比较亲近,老师在生活上也会给予我们比较细致的关怀。
“平日里,郝记华老师经常跟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运动。吃饭的过程中,郝老师除了跟我们讨论科研问题,也会聊一些我们的日常,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或者烦心事,非常贴心。此外,老师还会组织一些很有趣的活动,比如会带着我们一起去采摘学校里的枇杷,一起外出团建,疫情期间一起在办公室吃火锅……”张宗斌说。
90后导师:有“宝藏”,也有青涩一面
随着我国高端人才的日趋年轻化,90后们正在走向中国学术舞台的中心。的确,就像网络上每每刷屏的那样,这些90后导师虽然年轻,但他们的个人履历和科研经历却非常抢眼,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们在校园职场环境中需要经历一个又一个“坎儿”。
1992年出生的陆杨,如今已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高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至2020年,他在北京交通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习,读博期间公派出国出境交流9次,累计访学时间28个月,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和奖励。毕业后入选北京交通大学“卓越百人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他目前从事优化理论及应用、机器学习赋能移动通信网络、超大规模无线网络传输机理与机制等方向的研究。他发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
作为一名“90后博导”,虽然拥有这些抢眼的学术成绩,但年轻的陆杨也曾经历因资历浅、人气弱带来的影响。
“据我了解,现在的学生往往还是会选资历深或者方向热门的导师。我是新人导师,做的又是交叉方向,所以招生并不理想。不过,我们的学生对我都挺认可的,而且学生成果多、成就感强,我想慢慢地,口碑就会建立起来,招生就会好起来。”陆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陆杨表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只在意学术上的威严。而这个威严的建立不是靠所谓的上下级关系,而是靠自己。有威严的不应该是人,而是制度。我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我治学严谨的态度,这个威严自然就有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郝记华也是90后,如今他已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早期地球营养元素循环、生命起源、地外海洋宜居性等方面的研究。
在转换为教师身份的几年内,郝记华同样走过年轻人都会面临的职场弯路。
“刚来学校时,我招收了两名非常努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资质都很好,所以那时我对他们的培养是基于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和体验——让他们去广泛探索未知的领域;至于他们的科研项目,也是在讨论后选择了可能会推翻前人结论的课题方向。但风险与收益往往是并存的,课题越新颖,潜在收益越大,同时风险也就相对越高。”
当时的郝记华还没意识到,硕士只有短短的三年,除去上课时间真正留给科研的时间其实仅有两年。其中一位学生做了一年多的实验,但实验结果与预计的有偏差,没有达到当时设想的高档次。
“而后,在与朋友和同事的交流中我逐渐意识到,有了成果和文章,他们才可以去参评学院里的一些奖项。这样在他们未来去申请博士或出去工作时,才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我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所以导致他们比同届学生可能稍微慢了一点点。”郝记华说。
郝记华表示,得到“教训”之后,自己一方面试图弥补他们,商量一些较成熟、可行性高的科研项目,加快成果产出;另一方面,在培养之后的学生时,在侧重选题新颖的同时,也会安排一个较为“保险”的项目同步进行。
在郝记华看来,自己与学生在学术之路上是共同成长和互相成就的。在培养学生及职业发展规划方面,他也在不断自省和思考。不久前,他领衔翻译出版了一本在科研生涯中曾经让他受益匪浅的书《“研”磨计》,该书主要内容是资深教授给青年学者职业规划的17条建议,郝记华希望这能给自己和更多的中国青年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我更侧重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我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选择,也会比较坦诚地跟他们说明和对比不同选择的优劣,在发展上我也不会轻易给学生‘画大饼’,这些可能也是因为我刚经历过学生这个阶段,面临很多困难抉择的感受还历历在目,所以希望在学生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给学生们一些正确的引导。”郝记华说。
当老师不“老”,易沟通不等于没边界
如今,当一些大学里的教师不“老”,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也正在经历一场重塑。
曾几何时,在学术圈中,人们对于中国式的大学师生关系进行过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从传统的“师父徒弟式”,到有一些“压榨感”的“老板员工式”,如今,这些“青椒”定义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这其中既有传统师徒的情谊,又有打破代沟的理解与共情。
在刚过而立之年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教师乔拓新看来,当下年轻一代的导师与学生相处通常会比上一代的关系更容易亲近一点。这主要是年轻导师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大都在同一时代选择读研深造和就业,面临的问题类似,所以学生也更容易在与年轻导师沟通中获得适合自身的经验和帮助。
“我在指导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也会询问学生未来的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并依据自身的经验或所知所闻为学生提供建议。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规划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乔拓新说。
而在杨奇光看来,因材施教是他坚守的一种“既古老又有效”的原则。
“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我会积极鼓励他们多阅读文献、多进行思辨,还要多练笔写作。对业务实践感兴趣的同学,我也鼓励他们在保证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多出去实习,不论是传统媒体、互联网大厂还是其他单位,如果不去体验和试错,可能没有办法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杨奇光说。
杨奇光表示,但是在日常的交流中,自己希望他们“野蛮生长”,甚至有意去避免自己的“导师味”太强。“我自己是90后,所以明白这个群体更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判断,并不需要爹味十足地‘教他们如何做人’。但是‘野蛮生长’也并非完全放任,作为过来人,也还是会替他们作一些风险预判,必要时也给他们的‘雄心壮志’毒舌一番,泼泼冷水。”
而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虽然沟通起来没有困难,但陆杨表示,和学生的相处过程同样要有原则和边界。
“我和学生相处原则性很强。我想我们更像是同事关系。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下班后,大家都是朋友。”陆杨说。
带学生就像带团队,陆杨还很注重“团队文化建设”,让学生有团队荣辱感。“借鉴互联网创业团队企业文化的建设,我设计了我们团队名和logo。我的主页就是我们团队的门户网站,是我与学生们集思广益做出来的。除了科研外,每周组织打羽毛球,定期组织团建,增强团队凝聚力。”
除此之外,陆杨会将心比心,给学生更多关怀。“我会尽我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教书育人的首要原则是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对学生做到问心无愧。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可以共同成长进步。”陆杨说。(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刘若辰 林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