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习典明理|习近平引用的咏梅名句

来源: 央视网  
2023-01-30 16:47:35
分享:

  编者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其高洁、坚强的品格,给人以自强奋发的力量。故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大量古典名句中,有多则关于梅花的典故。总书记用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抒情达意、阐释理念,带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

  梅花初绽放,赏梅正当时。伴着阵阵梅香,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学习领会这些咏梅名句。

  【赏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励志格言。上下两句用宝剑和梅花对举,意思是:宝剑的锋利是从反复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苦寒才释放出来的。一金一木,刚柔迥异,但其精神实质是相同的,都道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这两句联语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知灼见,饱含人生哲理,为奋斗的人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以典喻理,寄意深远。

  【赏析】

  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与之类似,《左传》记录了齐国名相晏婴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意思是说,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以及梅子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然后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减少调料。

  另外,《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其意为:盐和梅子一咸一酸,是制作肉羹的必备调味品。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激情洋溢地阐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并用“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明中国人早在2500年前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习主席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惟其如此,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赏析】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墨梅图》上的自作题画诗。第一句“我家洗砚池边树”,点出了梅花所在的位置。“洗砚池”,借用书圣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暗藏一个“墨”字。第二句“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画梅淡墨点染,不用浓墨重彩。三、四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墨梅并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讨好人,博得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缕缕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间。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性,巧妙地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外媒体表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并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慕虚名、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可以作为这两句诗的注脚。

  【赏析】

  黄檗(bò)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上堂开示颂》是其所作的一首偈诗。其中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意思是:如果不经历一番透彻心骨的严寒,又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芳香呢?诗人用梅花凌寒独放、芳香四溢,比喻经过艰苦摸索后禅机顿悟的境地。这两句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已成为广受世人喜爱的名言警句。

  2022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察看冰雪运动科学训练、运动员康复治疗、体能训练等情况,并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句,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

  中华文化素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说,梅花凭其傲霜斗雪的特性,成为最能代表冬季的花卉。一树梅花一树香,每一位正在为冬奥会争分夺秒顽强拼搏的冰雪健儿,都是寒冬中傲立的梅花。他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争分夺秒、刻苦训练,在冬奥赛场上绽蕊吐香、清气四溢,胜利完成各项比赛任务,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作者 杨立新)

关键词:习近平,引用,咏梅名句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