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大徽班》在梅兰芳大剧院迎来首演。记者 方非 摄
自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徽汉合流,集取众家所长,最终促成了“国粹”京剧的诞生。4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原创京味话剧《大徽班》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这段重要的历史通过几位梨园中人经历的爱恨情仇再现于舞台,让观众了解了历史,也看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四大徽班”指的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班社,而在话剧《大徽班》中则虚构了凤鸣、祥云两个早期进京的徽班,和并称“江南双绝”的两位班主高凤岐、李云仙。他们受盐商之邀,一路沿运河打对台戏来到北京,为了在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玩意儿,他们历经艰辛留在这里。舞台上像是展开了一幅京剧诞生的画卷,再现了徽调向京剧嬗变的传奇历程,更展现出当时戏曲伶人的风采与特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戏曲艺人备受轻视,命运颠沛流离,但他们依然葆有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艺术道路的探索。看过这部剧,能够让观众更形象、更真切地了解到徽班进京的里程碑作用和京剧诞生的必然。
要讲历史,还要讲故事,《大徽班》用一个好看的故事让这段历史更为形象生动。剧中有同行之间的针锋相对和惺惺相惜,也有同门之间的背叛和包容,更有充满遗憾的爱情。剧情跌宕起伏,又有真情贯穿其中,几处片段都让观众动容。梨园行一向有着团结的传统,剧中高凤岐、李云仙两位班主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对彼此的才华和义气又相互欣赏,他们都能在对方遇到危机时挺身而出。主角形象鲜明生动,配角也毫不逊色,剧中高凤岐的师兄江凤桐,原本是前途大好的名角,却因为意外失去了一切,在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背叛了一心帮助他的师弟,但在最后又用自杀来实现自我的救赎。江凤桐的饰演者、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京剧丑角教师刘宸认为,剧中的人物真实、可爱,能够代表很多普通人的特点,也让这部剧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话剧与戏曲的融合是《大徽班》的一大亮点。看这部戏能让观众领略到戏曲之美,学习到不少戏曲知识,看到戏曲舞台光鲜背后的不易。该剧主创从导演到演员大都有戏曲从业背景。导演闫锐自幼学习京剧,曾是专业京剧演员,后又学习话剧导演,如今是北京人艺的演员和导演,执导的戏曲题材话剧《名优之死》就备受好评。编剧姜斯轶是戏剧戏曲学研究者,几位主演张弛、刘欣然、刘宸都是京剧演员,就连制作人谢岩也专耕戏曲曲艺策划运营多年。
虽然是话剧,但该剧“戏曲范儿”十足,戏曲的仪式感在表演中被凸显。闫锐表示,剧中采用了“戏中戏”的表现手法,融入了昆曲、梆子等声腔剧种,让戏曲在话剧表演当中,更有造型感。作为北京人艺的演员和导演,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沿着焦菊隐导演开拓的路,在话剧民族化方面做一些探索,“我对戏曲有着深深的热爱,过往的学习经历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忘不了,话剧导演的学习又使我能够跳出戏曲来看到它的好,把它好的东西用起来。”
该剧本轮将持续演出至4月10日。(记者 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