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习近平心中的“三农”画卷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12-30 12:43:11
分享: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在2020这个极不平凡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父老乡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赴地方考察调研中,深入乡村,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方向。

  “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总书记的关心和重视下,全国各地战胜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稳住了“三农”基本盘。

  特殊之年,中国人稳稳地端牢了中国饭碗。

  “今年丰收来之不易”, 9月,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今年以来,各地农村克服重重困难,抢农时、保生产,亿万农民用辛勤汗水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习近平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总书记国内考察调研期间,都要深入农家看望,聊聊家常事、算算收入账,关心百姓生活。

  △2020年12月27日,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下坝村村民在整理即将出售的脐橙。

  在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经营见效益、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增收更多元、有保障……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三农”红火图景,熠熠生辉。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农业增“技”,农田减“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大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

  △2020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农民在采摘彩椒。

  今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他强调,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如今,越来越多“新农人”把创业的目光投向农村。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新变化:鸭稻生态农业、减肥控药、休耕轮作……这些绿色举措,既保障了农产品喷香可口,又带来了增收,让农民真正挑上了金扁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今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布局了“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政方针,为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复贫建起了防护网,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筑基立台。

  △2020年7月14日,河北省饶阳县王同岳镇王同岳村村民在废弃坑塘改造的小花园内排练节目。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不振兴,脱贫攻坚就不可能巩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多彩“三农”的幸福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展开。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张亚楠

  视觉丨杨丽璇

  资料丨栾熙彦

关键词:“三农”,乡村振兴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