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李秋华:守正创新 践行“四力” 我们是融媒体时代的“追梦人”

来源: 长城网  
2020-11-05 11:30:00
分享:

守正创新 践行“四力”

我们是融媒体时代的“追梦人”

——在河北新闻界庆祝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0年11月5日)

 第36届河北新闻奖“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辛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秋华

  第36届河北新闻奖“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辛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秋华发言。长城网记者 张世豪 马宁 摄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新闻记者,我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代表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以及默默耕耘在采编一线的“战友”们做发言。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也为我们这一批批年轻的新闻记者搭建起奉献青春、创造价值的舞台。我们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揣着一颗红心、守住一颗初心,在砥砺奋进的路上大胆革新、阔步向前,争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在守正创新上取得更大成效。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无论媒介如何融合发展,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要牢记社会责任,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接受群众监督,热心为群众服务,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去打动人、鼓舞人,赢得人民的认可和赞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事新闻工作18 年来,我坚持与时代同进步,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诉求,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因为脚底有根,所以我的“战场”在农村、在社区、在车间: 跟随党的宣讲团进村入户“答疑解惑”时,我在新闻现场传递党的富民惠民好声音;打响 “三大攻坚战”,启动全域大拆违时,我在新闻现场见证城乡巨变、环境改善;科技战线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拿下行业话语权时,我在新闻现场为企业加油助力;支农前线、扶贫路上、救灾现场,亦有我的身影在为民疾呼、解民心忧……

  6000余次新闻采访、500多万字的稿件积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记录着我的青春与成长。因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我的稿件既紧扣时代脉搏,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每年有近200篇稿件被省级、中央级媒体采用。近年来,在河北新闻奖评选工作中,我参与主创的新闻作品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7件。

  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在践行“四力” 的路上笃力前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前,新闻舆论工作正面临着传播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身处浪潮,这要求我们既要有敢担当的 “铁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 “真本领”。工作中,我们以践行“四力”为抓手,增强群众思维、实践思维,迈开双腿、深入调查研究,做到走得正、踏得实;增强政治思维、战略思维,观大势、谋大局,做到看得清、看得远;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多思善辨、科学研判,做到想得全、想得深;增强受众思维、创新思维,强化问题意识,突出效果导向,做到写得好、报得好。

  今年疫情期间,我与融媒体中心的“战友们”始终坚守在舆论主阵地,下乡村社区、进厂房车间、到防疫一线,采访制作了1000余件融媒体产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短视频等平台多元传播,让不同受众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为奋力夺 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其中, 我参与制作、推送的 《“治愈系”漫画书在方舱医院火了》《辛集护士张娅支援武汉,一岁多孩子错喊慰问人员妈妈》的短视频,在新华网与人民网播发,全媒点击量达3200万+,点赞量突破一百万;辛集市南智邱镇褚家庄村村民耿立志积极开展运力对接,在上海与武汉之间 “摆渡”,及时运输消毒物资,为前线防疫工作提供保障的故事,经电话采访,我录制了音频稿件 《战“疫”司机:疫情前线有需要,我全力以赴》,后上送至新华社播发。这些爆款产品和成功的宣传案例, 正是基层记者不断践行“四力”的成果,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优势所在,在全社会唱响一首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气之歌。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奋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召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跨媒体的思维方式加快转型,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变“生产者”为“服务者”,创作出既有广泛关注度、又有深度传播力,既能多元化发布、又可交互式共享的融媒产品,真正做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关键词: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