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淮河治理继往开来

来源: 新华社  
2020-08-19 13:24:00
分享:

  2020年是人民治淮事业7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后来到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红亮箱包有限公司、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察看淮河水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约束洪水”“控制洪水”,到改革开放后“管理洪水”,再到新时代谋求“人水和谐”……中国人民70年致力淮河安澜,在战胜灾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锻造出淮河儿女激流勇进、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在古代并称“四渎”。这是一条美丽的河流,甲骨文中“淮”字意为飞鸟掠过河流。《说文解字》中,“淮”字从意而形,释为“从水隹声”。“隹”本指“鸟儿”。

  淮河与秦岭构成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这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沃野千里,是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历史上经济富庶、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南北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宋代黄河夺淮入海后,“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鱼米之乡,水灾频发,演变为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区域之一。

  据淮河水利委员会介绍,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450年间,这里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两头高,中间低”的流域地形,使淮河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一度被老百姓称为“坏河”。凤阳花鼓里“十年倒有九年荒”唱词,从侧面记载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淮河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根治淮河水患。1950年10月14日,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就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治理翻开历史新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1951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以“蓄泄兼筹”为方针,淮河儿女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淮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将军感叹:“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及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

民工在安徽润河集蓄洪分水闸工地施工(1951年摄,资料照片)。

  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淮河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夙愿,正在变成现实。

  这就是“王家坝精神”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讲述着淮河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特别是“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一闸千钧,多次分洪保障淮河中下游安全,锻造了感人肺腑的王家坝精神。

这是2020年8月15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阜南县的王家坝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上游和中游交接点,是蒙洼蓄洪区进洪闸。这是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滞洪区,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

  从1954年至2020年,王家坝闸累计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今年7月以来,淮河流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汛情考验。遭遇史上最长的60天梅雨期,安徽降水总量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范围最广。“舍小家,保大家”,时隔13年后,王家坝闸再次开闸放水,阜阳市同一天启用沿淮蒙洼等四个行蓄洪区。蓄洪区一片泽国,庄台上的百姓又一次为大局无怨奉献。

  改革开放以来,1991年、2003年、2007年以及今年淮河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其间干旱缺水、水污染同样威胁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淮河治理从防洪防涝向解决“水多、水少、水脏”问题一体化推进。1977年至1991年,实施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黑茨河治理、新沂河治理等工程,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1991年至 2010年,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开展淮干行蓄洪区和滩区居民迁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2003年淮河大水后,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骨干工程全面建成。

  新时代治淮开启绿色新征程

  滔滔淮水,让淮河儿女爱恨交织。人们在寻找人水和谐之路。进入新时代,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调整转变,对弘扬治淮精神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有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

  生态优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绿水青山。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治淮开启绿色新征程。

  2018年10月6日,淮河治理打开新篇章——《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按规划时间表,2020年淮河流域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25年淮河水道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2020年6月,引江济淮安徽亳州供水段试机成功,标志着工程局部开始发挥效益。这是继三峡、南水北调之后又一大水利工程。预计2022年底前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跨流域配置水资源,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将进一步完善。

  2008年3月27日,一支运煤船队通过岸边开满油菜花的淮河淮南段。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使得淮河岸边美景如画。新华社发(陈彬摄)

  水是生命之源,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保护白头鹤等珍稀濒危鸟类,引江济淮工程多投入数亿元,使航道远离鸟类越冬湿地,还增设多个“鱼道”等,保障长江、菜子湖、巢湖等水系之间鱼类洄游畅通。

  “收了淮河弯,富甲半边天”。这是淮河儿女自豪的传唱,这是对淮河安澜的由衷向往。见证兴衰与荣辱,流动着梦想和追求,千里扬波的淮河正涌入“新航道”,奔腾不息、泽被万代。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赵超

统筹:杜宇

主笔:王立彬

视觉|编辑:王秋韵 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关键词:总书记,淮河治理责任编辑:李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