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洋芋翻山越岭去读书”,这曾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很长一个时期孩子们求学的真实状况。
宁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目前云南尚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艰难的环境中,一个被称为小凉山“现代孟母”的群体,一直感动着人们,催人奋进。他们长年靠打工租房,有的甚至哪怕用空心砖搭棚子住,也要千方百计供孩子在县城或乡(镇)政府所在地上学……
“孟母”不必再“三迁”
建档立卡贫困户、彝族单亲妈妈毛学英,就是小凉山众多“孟母”中的一位。自从搬进了“学区房”,她心里一直暖暖的。
毛学英家原本在战河镇的大山里,距镇政府所在地还有两小时崎岖的车程,属于易地扶贫搬迁“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六类区域。7年前,她和丈夫来到县城打工、租房,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在县城接受教育,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未来。
去年底,毛学英和15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宁蒗县最大的进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三期(幸福家园)。她说,以前到处租房的钱现在可以用作生活开销了。
毛学英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四年级,小的上一年级。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打工租房、维持生计,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上学。让这位单亲妈妈欣慰的是,在城关二小上学的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
搬进幸福家园后,孩子们上学比原来远了些。幸福家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帮助转到离家最近的小凉山学校。但毛学英一向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心突然换环境会影响孩子学习,便决定继续让孩子在城关二小就读。
幸福家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所说的小凉山学校,离毛学英现在的家确实很近,步行10多分钟就可到校。这是宁蒗县为推进教育脱贫,而倾力打造的一项扶智工程。2018年9月,这所总投资2.3亿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现可容纳4500名学生。走进校园,民族化、园林化、现代化、标准化的鲜明特色扑面而来,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深度贫困县的学校。
班主任吕志荣眼中品学兼优的杨亚博,在小凉山学校读八年级。杨亚博五年级时,父母靠打工租房,从几十公里外的跑马坪乡把他和哥哥杨亚涛送到县城读书。2018年,他们家作为进城易地扶贫搬迁户,被安置在了易地扶贫搬迁一期——小康家园。同年,兄弟俩一起进入了紧邻小区的小凉山学校。
走进小凉山学校,民族化、园林化、现代化、标准化的鲜明特色扑面而来
易地扶贫搬迁二期——河滨花园,坐落在县城漂亮的河滨走廊西边。这里安置了660户易地搬迁贫困户,也是一个“学区房”。河滨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杨发财说,小区里的孩子上小学可以选择附近的大兴完小、城关二小、城关三小、民族小学和小凉山学校,上初中可以去贝尔中学和蒗蕖中学,读高中则可以去宁蒗一中和宁蒗民族中学,这些学校离河滨花园都很近。
51.5%的少年儿童在县城上学
成绩一直很好的小斌,是宁蒗县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斌的妈妈杨大姐,是新营盘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现住在县城亲戚家,靠打工供小斌和8岁的弟弟上学。虽不是进城安置对象,但老家的房子获得政府补贴已经重建。同样是单亲妈妈的她,心里最重要的事就是两个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命运。
宁蒗县民族小学校长杨志高告诉记者,全校现有1498名学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437人,108个学生家庭得到进城安置。目前学生中还有部分家庭在县城租房,父母在外打工,由老人照料孩子。而在3年前,全校在县城租房求学的有400多人。
记者从宁蒗县易地搬迁办了解到,2016年以来,宁蒗县做到了“把最好的土地让给易地扶贫搬迁户、把最好的房子建给易地扶贫搬迁户、把最好的设施配套给易地扶贫搬迁户”,也做到了“让最强最细心的干部管理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户”,全县25.3%的农业人口已搬出大山。其中,配套建设的进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学校、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让建档立卡的“现代孟母”们迁入了“学区房”。同时,通过易地搬迁安置、集中办学等一系列创新办教育的举措,宁蒗县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和进城务工贫困户子女入学难问题。
在大兴镇偏远的羊窝子村,唯一的小学在这里显得格外高大、气派。这所完小原本有近200名学生,后来绝大部分在近年实施易地搬迁安置、集中办学中进城读书,现在只有18个低年级学生还在这里上学。
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股股长王自强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宁蒗县在校(园)少年儿童共计50826人,其中51.5%的学生在县城就学,共26175名。其中,小学10080名,占全县的43.3%;初中4854名,占全县的40.3%;高中6586名,职高277名,100%集中在县城。此外,县城还有入园幼儿4378名,各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点都配套了幼儿教育。
最近,幸福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时得知毛学英的困难,便安排她在服务中心食堂上班。每天放学后,毛学英的孩子和小区里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都到设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儿童之家”做作业。在这里,还有志愿服务的老师来辅导。现在,毛学英感觉很安心、幸福。
“背着洋芋翻山越岭去读书”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记者在走访中感受到,进城安居、进城上学,是像毛学英一样易地扶贫搬迁户最安心、最幸福的事。进城安置的小凉山“现代孟母”们,已开始定居、定心、定业。
记者手记:
可贵的“现代孟母”精神
直到1951年才有第一所小学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在贫穷和落后的困境中发展教育事业,可谓举步维艰。
穷则思变,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改变、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行动。而宁蒗人民恰恰是敢于改变的。
上世纪80年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觉醒,唤起了宁蒗人民行动上的坚定:拔除“穷根”,教育先行!破天荒地以“木材换人才”的方式,从江苏海安引进了第一批优秀教师给自己“输血”。
通过几十年接续奋斗,“宁海模式”不断延伸、扩大、升级,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被宁蒗人民坚持下来,“输血”正在向“造血”转变。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木材换人才”唤起了宁蒗教育扶贫的一次觉醒。那么,延续至今的“现代孟母”现象,则是宁蒗人民通过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另一次集体觉醒。
可以说,“现代孟母”精神为宁蒗教育扶贫、人才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宁蒗人民敢于改变、敢于奋斗的宝贵时代精神。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宁蒗人民相信梦想的力量,梦想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