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硬核!昔日市级贫困村 今朝网红打卡点

来源: 求是网  
2020-06-18 15:52:21
分享:

  漫步村间,只闻咖啡飘香、且听小桥流水、目见繁花绽放、顿感满眼绿意……

  孟夏时节,记者初识高槐村,文创气息已然扑面而来。

  这是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这座曾经的无名小山村,现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文创小镇,一幅美丽如画田园山水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介绍高槐村创业故事的高槐故事馆。 求是记者 韩辰 摄

  高槐不仅有颜值、有气质,还有更多精彩故事。

  “打造这个庭院,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精心想出来的,网上也借鉴学习一些,慢慢地一步步改造。”来到“芳华·旧时光”咖啡馆,店主人关勇、刘雪梅夫妇向记者介绍打造这间乡村咖啡馆的点点滴滴。

  夫妻俩曾经在德阳市经营一家美发店,在乡村振兴鼓励返乡创业者的政策下,夫妻俩踏上了返乡路,毅然回家创业,在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地帮扶和支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他们把自家的宅基地和老屋打造成了今天的网红咖啡馆。

从城里来到咖啡馆消费的客人。 求是记者 韩辰 摄

  “这些很优雅的东西,我们之前都不会的。”关勇、刘雪梅夫妻俩在经营咖啡馆的同时,还抽空参加政府组织举办的咖啡、民宿、插花、茶艺等培训课,通过不断地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也给自家咖啡馆添了不少文艺气息。

  “现在我们走上正轨了,无论忙闲都像度假,生活比较惬意,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一年能赚个几十万。”说起时下的生活,夫妻俩笑意盈盈。

  在“芳华·旧时光”咖啡馆,夫妻俩还请了五个员工,其中三个是本地人,这些昔日的农民姐妹,现如今也过起了潮生活,放下锄头,煮茶、泡咖啡,都已是熟能生巧。

在咖啡馆工作的当地村民。 求是记者 韩辰 摄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表示肯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

  “高槐的山,高槐的田,每一个地方我都去过无数次,就是哪个地方有一块石头我都清清楚楚,还有这里的鸟叫声,也是我从小听到大的声音。”对于关勇、刘雪梅夫妇和咖啡馆的员工来说,这正是他们“一举多得”的小康生活。

正在晾晒的植染布。求是记者 韩辰 摄

  河水潺潺,植染随风舞,少女晾晒忙。距离“芳华·旧时光”咖啡馆不远处,记者来到了“蓝夹缬”非遗传承人胡榕打造的染云山房。

  走进染云山房,自然淳朴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深入其中,让参观的人感到难得的自在与闲适。布偶、包包、围巾、衣服……这里陈列的每一件植物染原创作品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纹理与颜色。这些机器难以代替的作品,凝结着手艺人的巧思和时间投入。

  从植物染料种植,传统染艺推广,到手作文创产品开发与售卖,染艺空间艺术展示陈列等,染云山房也常年开展青少年研学主题课程和亲子体验活动。

  “让创新运用归于日常,让传统的非遗手艺得到时尚演绎。”这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胡榕打造的时尚生活馆。

植染工艺介绍和工艺品。 求是记者 韩辰 摄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策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马加鞭之势。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昨天的市级贫困村,今天的网红文创小镇,高槐村的硬核变化正是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

  说起这个小山村的硬核变化,东湖街道办主任何剑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下,高槐村凭借良好的近郊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高标准规划文创小镇空间、产业和功能布局,汇聚新农人点亮乡村、建立新机制激活乡村、发展新业态赋能乡村,构建起“新农人”众创共建新模式,实现无名小山村从咖啡小镇向独具特色文创小镇的蝶变。2019年高槐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78元。

东湖街道办主任何剑向记者介绍引入的“新农人”情况。 求是记者 韩辰 摄

  目前,50余名新农人在此聚集,依托咖啡主业,引进3D打印、乡村音乐、青溯植染、“非遗”潮扇等新业态14个,成立叶毓山、叶毓中艺术研究中心,丰富吃、住、游、购、娱、学等全方位体验,“新农人”变成了乡村振兴“兴农人”,高槐村也获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创地图乡村振兴创新示范村”称号。

  “建设美好乡村,让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如今,“旌韵高槐”正以独特的文创气质和崭新“颜值”,吸引着八方来客静心品味乡愁,追寻诗和远方。

关键词:小康生活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