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再次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出现很多新的判断、新的提法,值得关注。
这段时间以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对照上一次常委会的表述,良好态势从“初步呈现”到现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表明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已经出现新的变化。
事实上,这种变化从每天公布的数据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上也能得到印证。3月18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0例(武汉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我国内地首次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较快,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西、重庆等已接近100%,全国已有28个省份的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
在昨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时因势”四个字,特别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时和势在变,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应对措施也要跟着变。
针对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具体言之,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防松劲、防反弹、防输入。
对于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来说,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慎终如始、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在医疗救治方面,随着新增确诊病例逐步减少,医疗资源空间不断拓展,要将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社区防控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措施,有序扩展无疫社区居民活动空间。
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18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已超10万,达到112878例。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达166个。
外防输入工作,在现阶段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一如既往地保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做好各项工作,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要形成闭环。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3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进一步明确,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湖北省要同有关省份主动对接,做好“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返岗、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乡等工作,人员流入地要落实属地责任。这是中央基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变化而作出的最新部署,释放了提振信心的强烈信号。
同时,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迅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对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强调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除湖北、北京以外,对于省内仍有中风险县区的省份,要做好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要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要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善于根据时势变化来调整工作着力点。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文丨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