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院士一句话,语惊四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焕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这一表述引起了巨大争议,随后,陈焕春承认存在口误,漏掉了“相关”两个字,应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
钟南山院士也紧接着辟谣:SARS冠状病毒专门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毒,它与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一回事,这两个病毒是两回事。
都说“辟谣跑断腿”,其难度可见一斑,何况是专家口中的“谣言”。专家公开场合上一句口误,事后更正及辟谣解释能否弥补呢?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与口误相比,更让人困惑的是,专家之间的意见的冲突。
拿戴手套打比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强调,要大力提倡戴手套,不戴手套是防疫战中的巨大漏洞。疾控专家吴尊友表示,棉纱手套和布手套都可以减少手的污染,但仍要坚持洗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则说,普通公众在出行或乘坐电梯后不需要戴手套,勤洗手即可。
同一件事情,三个权威专家意见都有所不同,甚至向左。类似的疑问还有,病毒是否气溶胶传播,室外场合是否需要戴口罩等,各渠道的解释都不尽相同,着实让人难以捉摸。
如何避免“专家谣言”这一尴尬情况?或许,学界和公众都需要动动脑筋。
一方面,专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切勿因为发言过于随意,让人觉得是“砖家”。
应该说,学者也是人,犯错在所难免,偶有失误,不必抓着不放。但换个角度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尤其是疫情当下,学者的公共属性尤为凸显,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迫使”自己对一言一行要求更为严苛。普通公众缺少专业医学知识,每逢关键时期,权威人士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无心之失,经互联网传播放大,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甚至酿成公众恐慌。“双黄连口服液”的连夜抢购,便是最好的一例。
假若出现口误等错误,切记第一时间主动更正,等到舆情发酵再来解释,可能黄花菜都凉了。一旦专家成了“谣言”之源,消耗的不仅是个人的学术名誉,更会瓦解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另一方面,公众也要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甄别信息真伪,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尽信书,不如无书。权威意见固然非常重要,但迷信权威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科学也是不断完善和推进的过程,面对新冠病毒这一新事物,再权威的人士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不可能给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
通过自我学习,掌握权威意见的主要精神,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才是最好的“防疫指南”。回顾戴手套一事,看似专家意见向左,但细细甄别不难得出结论——勤洗手是必选项,戴手套是加分项,勤洗手比戴手套更重要。
提倡尊重科学,拒绝迷信权威,辩证看待专家观点,不被“牵着鼻子走”,这才是防疫抗疫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