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志玲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在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汇聚谋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增强政治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领党的建设的其他方面,这充分印证了增强政治认同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意识形态建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性质、道路和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用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和共同理想来增进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吸引千千万万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当中,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增强理论认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更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增强历史认同
回顾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历史,回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历史必然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认同,还须始终坚持、不断强化相关教育,时刻警惕、有力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与观点。
增强现实认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现实认同紧密相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族人民当前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认同,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发展、解答现实问题、改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将改革开放的成果融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让人们现实地、直接地感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2020年02月0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