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有网友翻出2018年“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旧闻,怀疑“是否两年前就已发现如今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记者今天向中科院求证,该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2018年报道的“病毒”,与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2019-nCov并非“同一种病毒”。
2018年4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其中提到,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发现,2016-2017年在我国造成2.4万多头猪死亡的流行性腹泻,其“罪魁祸首”是一种起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SADS冠状病毒。
中青报记者曾参与此次报道。该成果的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告诉记者,蝙蝠是多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SADS冠状病毒的发现与溯源研究证实,蝙蝠携带的某些冠状病毒可跨种传播至家畜并造成严重疾病。不过,SADS冠状病毒当时还只限定在猪致病,并没有证据显示SADS冠状病毒可进一步跨种感染人。
如今,这一成果再次被翻出来引发热议,石正丽也给出明确回应:此次武汉首先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2018年报道出来感染猪的新型冠状病毒“SADS冠状病毒”,在分类学上不是一个“种”。
她说,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分离的电镜照片来看,2019-nCoV和2018年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DS冠状病毒”大概长得一样,但里面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不同。
1月26日,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也对此进行了辟谣,称2018年报道的研究对象是“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与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不是同一种病毒。
石正丽还表示,针对蝙蝠持续开展冠状病毒的监测,发现、鉴定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蝙蝠冠状病毒,对于防控新发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携带的很多病毒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应远离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