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符合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一库净水北送的背后,离不开“守井人”的付出与坚守。地处核心水源区的湖北十堰市,围绕水质安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库区……
记者采访中发现,“守井人”没有守着一库清水吃穷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库区生动实践。
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云集库区
“进水一级B,出水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日处理量可达6万吨。”在湖北十堰泗河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厂,工程师张伟斌说,这里对泗河流域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再处理”,是污水处理后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最后“守门员”。
“在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达到一级B就行,但在十堰不行。这里对入库水质要求非常高。”张伟斌告诉记者,虽然泗河的流量占丹江口水库总水量还不到1%,但水质要求并未因此而放宽。
十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有10条在十堰境内,均为汉江主要支流。
十堰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文才介绍,十堰是一座“先建厂后建市,先建设后规划”的山区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治理基础“先天不足”。近年来,十堰筹措资金逾十亿元,建成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明责、考责、问责、追责制度体系,明确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责任清单。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冯安龙说,十堰引入深港环保、北京排水、碧水源等多家第三方治水权威公司,引入应用人工快渗、红菌技术、膜工艺等全球主流污水处理工艺27种。十堰,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内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
库区“守井人”吃上“生态饭”
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移民新村的广场中央,一个实景雕像群生动再现了移民的迁徙情景,成为吸引游客“打卡”的网红点。
柳陂镇镇长何统林说,为了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库区移民们舍小家为国家,诠释了“守井人”的责任担当。不少受水区游客看到雕像后,感动落泪。
吃水不忘“守井人”。记者从十堰市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获悉,当地18.2万南水北调移民中的2.2万贫困人口,如今已经全部脱贫。
“今天行情不错,四亩地收获了2万斤橘子,卖了2万元。”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阳西沟村村民谭成平说。两年前,谭成平老两口利用种橘子的闲暇时间,开办了农家乐。今年前11个月,谭成平一家的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能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谭成平“以前没敢想”。
其实,当地政府早在建设后靠移民安置点时就有规划:把移民安置与旅游开发、生态农业和水源保护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2011年9月搬迁入住新安置点以来,谭成平和全村53户移民“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已经实现。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十堰市扶贫办主任师利龙介绍,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将贫困户黏在产业链上,培育脱贫“造血”功能,推动群众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一库清水成为库区转型金字招牌
“一天的讲解下来,口干舌燥。最忙的时候,连喝水的空闲都没有。”汉江集团旅游发展公司讲解员郭海红,已经在丹江口大坝为游客讲解了近十年时间。
这段时间,郭海红既感到自豪又有压力,“越来越多的受水区游客甚至海外游客慕名而来,给我们的讲解工作带来了新要求。”
好山好水好生态,正变成金字招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十堰市生态价值研究的结果显示,全市生态价值11.11万亿元,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稳居湖北省前列。
“老百姓有资本靠天吃饭,又不能只是靠天吃饭。”十堰市竹山县副县长王玲感慨,作为南水北调重要生态功能涵养区,好生态成为当地发展蜂蜜产业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经营,蜂蜜产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新支柱产业。“今年在丰产的情况下,蜂蜜的收购价稳定在每斤80元以上,10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产又增收。”
以生态经济为支撑,厚植转型发展动能。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边疆介绍,十堰市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培育打造,目前全市A级景区数量位居湖北省第一,各类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近15000家,年均带动4万人参与旅游实现脱贫。
“十堰最大的功能是生态功能、最大的价值是生态价值、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最大的责任是生态保护责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说,建设绿色生态市正成为当地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