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南来清波润北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五周年综述

来源: 中国水利报  马晓媛
2019-12-11 10:23:27
分享:

  加高后的丹江口大坝一角  本报记者 杨文杰/摄

  2014年12月12日,随着丹江水从陶岔渠首闸奔涌而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渠清流自此浩荡1432公里,直达京津。

  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五周年。五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近26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在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6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由通水前年均下降1米,转变为2016—2018年累计回升2.88米;在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14个区居民新的饮水生命线;在河北,超过500万人告别高氟水、苦咸水;在河南,37个受水区全部通水,多个城市主城区用水100%为南水……

  五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困局,提升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科学正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显著优势。

  一渠“南水”送来满满幸福 

  “之前喝的水水垢很多,家里喝水要常年使用净水机。”自从喝上了丹江水后,河南焦作人王褚乡家中的烧水壶就再没换过,曾经专门购买的净水机也彻底沦为了家中的“摆设”。

  “水碱少了,口感甜了”是南水北调水带给受水区群众最普遍的直接感受。通水五年来,中线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城市用水水质,提高了沿线城市的供水保证率,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在北京市民每喝的10杯水中,有7杯来自南水北调,“南水”进京后,让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提高50%;天津则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河北黑龙港地区,500多万人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河南未在规划供水范围内的城市纷纷提出用水需求。

  现在,中线工程已经由原规划的补充水源变成城市供水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替补”一举跃升为“主力”,成为解渴北方不可缺少的供水动脉。

  不仅改善了受水区饮水水质,“南水”还补充了生态用水。2017年起,中线工程开始向受水区开展生态补水,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得到补水,因缺水而萎缩的部分湖泊、水库、湿地重现生机。

  永定河再现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一度断流的滹沱河重现生机,瀑河水库36年后重现碧波荡漾的昔日魅力,白洋淀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Ⅱ类,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水丰了、水清了,摆脱缺水之困的同时,工程沿线城市以水带绿、以绿养水,修复水生态,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一处处水生态美景,增添了灵气,提升了城市品位,为百姓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水”不仅唤醒了河流,还滋润了干渴的大地,有效缓解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良性循环关系逐步恢复。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2.81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地下水储量增加3.2亿立方米;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补水后河道沿线5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上升0.49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95米。随着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扭转,受水区地面沉降问题也将得到遏制。

  “南水”还带来了经济支撑。中线工程受水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工程通水以后,让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同时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此外,兴隆枢纽通过抬高水位,为300余万亩农田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陶岔渠首工程、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均发挥发电效益,改善航运条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无论政治文化中心,还是粮食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新区,一渠“南水”为所经之地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百姓送去了满满幸福。

  上下齐心破解世界难题 

  12月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通过总体验收。验收会上,回首艰难的移民历程,许多参会人员潸然泪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纪工程”,移民问题是“世界难题”。中线工程涉及丹江口库区移民34.5万人,搬迁难、发展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从维护移民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完善移民安置政策,规范移民安置工作,组织移民安置规划审查,指导监督河南、湖北两省开展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河南、湖北两省将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提升到考验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高度,作为当时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全方位加强领导,全领域重点保障,全社会倾力支持。广大移民群众顾大体、识大局,舍小家、为国家,无怨无悔,全力支持搬迁安置。近10万名干部投身到移民工作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洒下了汗水、泪水,有的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先后有18名干部因过度劳累倒在移民搬迁工作的第一线。

  “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成为现实,丹江口库区移民成为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案例。

  34.5万移民得以顺利搬迁的背后,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凝结着有关地方、单位的齐心协力和奋力拼搏,凝结着移民群众、移民干部的无私奉献和倾心付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

  一渠清水奔流北上,经历的不仅仅是遥远的旅途,还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横大半个中国,穿越数个地形地貌大相径庭的省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世界难题”。

  世界最大U形输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黄河、世界首次大管径浅埋暗挖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成就了63项新材料、新工艺,110项国内专利。南水北调建设者通力协作,用中国智慧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新纪录。

  诸多技术难题中,以中线工程穿越黄河为最。穿黄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是最具技术难度的单项工程之一。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的地层中开凿出数千米的隧洞?如何在承载内外水压下保证隧洞不漏水?工程参建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仿真实验,不断优化方案,最终,耗时5年,穿黄工程得以贯通,长江水与黄河水实现有史以来首次“擦肩而过”。

  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中线穿黄工程开创了我国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泥水平衡加压式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

  一个个世界难题被破解,一个个纪录被改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精心管护确保清水北送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如何科学管护,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跨流域、跨区域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工程种类多样、建筑物结构复杂、运行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管理者来说是巨大考验。

  挑战面前,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积极探索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抓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力保障了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

  “总调中心负责调度指令的制定和下发,监视全线重点断面调度数据;分调度中心负责调度指令上传下达,实时监视辖区内重点断面调度数据。中控室负责水情数据的审核上报,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的核实、组织纠正、反馈,实时监视辖区内参与调度闸站及断面的情况。”在北京中线工程运行的“智慧大脑”总调度中心,可指挥调度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实现了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

  全面通水五年来,通过积极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中线工程管理实现调水过程自动化、远程监控可视化、运维管理信息化。同时,中线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工程防洪信息管理系统、中线天气App等一批信息化项目建设,更是打造了数字中线、智慧中线。

  沿线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自动采水监测4次,30个固定监测断面每月进行常规监测,不断健全的水质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不仅给受水地区的百姓带来更优质的水源,更带去了一份安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起点陶岔渠首,位置关键,责任重大。守护中线工程“水龙头”的渠首分局构建了完善的水质保护工作体系,建立了“1个水质监测中心+5个现地管理处+多个外协运维单位”组织保障体系,实现了专人每日对水体进行巡查和定点观测记录。此外,建成亚洲最大的自动监测站,综合运用现代化测试技术、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等,对水质基本项目、微量有毒有机物、综合毒性等指标进行实时在线监控预警。

  精心管护下,五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得以平稳运行,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输水水质一直保持在Ⅱ类以上。

  南来清波润北国。“南水”滋润了大地,更滋润了民心。这条搏动的水脉,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必将让人民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满足感、幸福感,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水支撑。

关键词:南水北调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