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北京)
近日,某985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曝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在最初曝出其论文造假的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能检索到有上述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括该院士的论文已超过40篇。
对此,该院士的科研团队成员已开始在PubPeer就相应论文的质疑开始逐一解答。对其中40多篇论文中的4篇给予了回复。对该院士论文可能存在造假的质疑者、曾供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Elisabeth Bik博士认为,一些已能化解其疑虑,但还有的回答虽然她不甚了解,但看起来是严肃认真的,她期待该院士团队能够对余下论文的质疑给出解答,“当然,这需要时间。”
无论最后事实怎样,这一事件可能会加深人们对现代科研中越来越多的论文造假的认知,除去现在这一尚未能认定的事实,既往的大量论文造假并被撤稿已经能说明问题。但是,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以及这样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呢?
赢者通吃的机理有助于解释这一切。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造假,只要发表了论文,而且发表的论文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包括科研资金在内的大量资源,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研究生的奖学金申请。“只要你论文发表得多,国家奖学金就是你的!”
这就像神经反馈一样,但是发展下去,可能会从正反馈演变为负反馈。
正反馈的作用是,发表科研论文是衡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有各种奖励和资金、资源来鼓励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但是,发表论文的前提是做好和做足功课,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客观和可验证、可重复的数据与事实。然而,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和长久的时间。
而且,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情况,包括学界和社会都存在,使得论文的发表还有种种动机驱使和难度,例如,阳性结果论文较阴性结果论文更容易发表,负面结果的论文往往得不到发表,即所谓的“文件抽屉效应”,以及论文发表后的“睡美人现象”(一篇论文发表后没有引起关注和反应,也没有人引用,在沉寂数十年后才会受到注意)等,使得研究人员会想尽办法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加工和PS,正如现在Bik博士质疑该院士的论文有很多图片要么是PS,要么是在论证不同的结果时重复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结果更好看,也更容易发表。
论文能发表的前提是,结果是阳性、有正面结果,而且还要有轰动效应,这三个要求一个比一个难,但如果能满足,就会比较容易发表。论文发表得越多,最后就是赢者通吃,大量的或所有的资金和资源也将归属于论文发表得较多和最多者。据介绍,现在被质疑的院士已经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其中目前存在疑问的占其发表总篇数的10%-15%。
另一方面,无论是纳税人所形成的政府科研资金的分配、投入,还是企业和其他机构投入的研发资金,也都要看论文的多少,并且可能形成了一种并不有利于鼓励严肃和真实结果的论文发表的机制,哪怕是没有阳性结果的研究论文也需要发表,因而形成了一种负反馈。
在以论文的多少作为评判的唯一和主要标准下,就有一些研究人员会考虑如何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包装得更好,把故事讲得更完美,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大,再到非常精彩和完美。
有的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原始试验做了很多次,但只有其中一次得出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还是将这个唯一的阳性结果写进论文中,因为这会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在“完美的故事”后面当然就是经费和名誉。而且,这样的完美故事越多,甚至PS数据和结果的论文数量越多,越容易获得经费。
这样的负反馈造成了造假和不可重复的论文逐渐增多,一些研究表明,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至少有一半是不可重复和检验的。另外,对过去20年、国际上40种期刊20000多篇论文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有3.8%的论文,共计782篇图像存在问题。
当然,论文造假的现象非常复杂,也并非只是科研人员的责任,科研考评机制和研发经费投入的方式等,都会左右论文的真假。但最根本的是,是否有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坚持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等人那样坐冷板凳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