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中国梦践行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为未来高铁“铺路” 正建时速1500公里实验平台

来源: 大洋网  
2019-08-30 16:12:08
分享:

  张卫华

  大洋网讯乘坐在高铁上,张卫华与其他的乘客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他总会专心致志地感觉列车的每一次震动“失稳”,然后询问列车员列车相关的情况。“只要有机会就会坐高铁。”张卫华说。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主任,58岁的张卫华在2001年到2015年这段中国高铁发展的“高潮期”,担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国高铁的发展贡献“基础”动力。

  为了能够让高铁更快、更稳,他开始转而研究真空管道磁浮,为中国未来继续引领高铁“铺路”。

  “慢吞吞”“叮叮当当”“臭烘烘”是张卫华对曾经绿皮火车的印象。在40年前,他就是乘坐着上海到成都的绿皮火车,经过了两天两夜到达了成都,然后搭乘货车到了峨眉山脚下的西南交通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与轨道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卫华在车间。

  “与高铁较劲”是种机缘

  “原来从上海到成都的火车,最初只有一趟,后来发展到两趟三趟。”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张卫华颇为感慨地说道,如今的高铁已经非常普遍,“可能比等公交都还方便,一些高峰线路五分钟以内就有一趟高铁。”

  1961年,张卫华出生在江苏宜兴的农村,“农村人的想法还是比较淳朴的,我母亲觉得,能够考上大学,今后有了城镇户口、有工资、购粮券就足够了。”他告诉记者,所以当时想选择的职业就只有当老师或者当医生,那时候对于“工程师”的概念就是“修拖拉机的”。

  “我上西南交大说起来也是缘分,当时我都没有报这个学校。”张卫华说,当时他报考了三个师范大学和两个医科大学,“就是想去当医生和老师嘛,是我们农村人认识到的最好的两个职业”,由于没有报考,而且高考分数不低,所以最后阴差阳错就到了西南交大。

  “我上大学没有见过火车,所以刚一上火车觉得火车好大啊。”但是过了没一会儿,他就感觉不好了,因为“没有座位”,站得很累。然后他看到人多的时候,车上的人下不去,车下的人上不了,“今后会跟高铁较上劲,我觉得可能也和当时的感受有关,这也是一种机缘吧。”

  1979年进入大学伊始,张卫华并进入到机械系学习,似乎与铁路搭不上边。在本科毕业之后一年,他被借调到力学系做辅导老师。“当时沈老师(沈志云)刚刚从美国回来,辅导接触到的就是沈老师。”

  “心里并不想走”

  “我本科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和铁路几乎没什么关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是力学,严格来说也和铁路没什么关系。”张卫华说,直到之后上到博士,才接触到机车车辆这个专业。

  他回忆说,当时能够上机车车辆这个专业也是“机缘巧合”,由于当时在力学读的硕士研究生,由于表现还不错,所以力学系的老师想让我留在力学系那边任教,但沈老师找到我,说让我考他的博士,“我当时觉得都考那么多年了,想还是工作再说吧,就问如果免试就读博”,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沈院士真的是免试让他读博。“可能我是沈老师第一个免试的博士生吧。”

  “之后我在实验室读了7年的博士,也还算争气,拿到了西南地区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这个学位对得起老师的培养。”张卫华说。

  在博士毕业之后是否有其他的选择?张卫华告诉记者,由于老家是江苏宜兴的,老婆是上海的,当时有个机会能够到江浙一带工作,也联系过一些单位。“我倒是觉得没什么,但老人他们想让我回那边去。”

  “我当时的考虑比较少,在博士毕业之前就在做许多铁路上的事情,觉得自己还是比较热爱这份工作的,觉得跟着沈老师也挺不错的。”张卫华说,当时从大学本科一直到博士毕业,在四川待了有十多年的时间,还是蛮适应的,所以还是留在了四川。

  “就是顺其自然的选择吧,谈不上有太多故事,更没有事关生死‘很痛苦的抉择’。”张卫华说,其实说实话,家里人想让他走,但是他心里并不想走。

  有着各种实验设备的车间。

  “我这个人很‘懒’”

  “当初建立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能参考的仅是国外的一张照片。”张卫华回忆说,沈老师告诉他们,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国家给实验室投入4000多万元,如果实验失败,就是对不起国家。他继续说,当时运营的火车还跑不到100公里/时,试验台提出的标准就已经是400公里/时,最后还跑出了450公里/时甚至600公里/时。

  1994年,试验台建成,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开创了中国机车车辆运行模拟新纪元。1999年,“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之后,张卫华主持原有试验台的改扩建工作。2003年,和世界上同类试验台相比,新落成的试验台成为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技术最先进、唯一可实现内外轨速差的机车车辆(六轴)滚动试验台,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机车车辆试验研究能力方面迈入世界前列。

  “当时正值‘下海潮’,实验室比较骨干的两个老师就‘下海’了。”张卫华回忆说,自己当时在实验室里也是骨干,而且自己也并不想放弃这件事情;另外就是没有“诱惑”让自己想过要去“下海”。“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下海’,最后他们都走了,我还在实验室里干。”

  一直从学生到成为实验室的骨干,并没有太多的“诱惑”能够吸引到他。或者是由于在农村出生,对于生活也非常容易“满足”,正如当初能够考上大学、拿到城市户口,就已经是家人和自己最期望的事。

  “我这个人比较‘懒’,很‘懒’。”张卫华说,人的欲望没那么多,对“下海”没什么感觉,后来才发现,“下海”的人都发财了,“我对钱这件事没有什么追求,随遇而安。”

  拒绝做校长继续搞研究

  “我的经历好像也没那么多的故事好讲,就是这么平平淡淡,一步步走过来的。”张卫华说。

  “还有‘校长’的职位都没有把我‘引诱’过去。”他说,此前,某省新成立一所高校,希望他能够到学校当校长,“那时都已经开始在走程序了,后来我还是没有去。”他解释说,当时他曾和原来的校长约定:“在一起好好干,只要你不走,我就不走。”后来遇到这个事情,他就说:“我还没有走呢,你怎么就走了。”“这句话就提醒了我,作为一个男人,说的话不能不算数啊。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因素。”

  “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国家实验室这个大平台,从科研角度来讲,还是觉得能够做出更多的成果。当然,无论是沈院士还是实验室的同事都希望我能留下。”张卫华说。

  从2001年到2015年的14年时间,正值高铁发展的“高潮期”,张卫华作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高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持。

  由于一直专注于研究,家人也不时会提出反对。“我老婆老骂我的。我说孩子小学的时候挺忙的,你管就可以了,到了高中我再管。结果孩子到了高中我还是没管,到了大学也都没管。”对于家人,他说,自己还是有些自责的,小孩从小就没有管过,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他现在在国外读书,我觉得等他想要回来的时候,还是回国来发展,能够为国家做一些贡献。”

  多功能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

  建设1500公里/时实验平台

  “中国高铁现在跑300公里/时~350公里/时,沈老师提到要跑500公里/时,我还是比较反对的。”张卫华解释说,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线路是按照350公里/时设计的,你跑500公里/时,没有人敢跑。“但是跑到400公里/时,我觉得是可能的。”

  在线路不改变的前提下,要解决轮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不能说跑的速度高了,对轨道的破坏很大,此外,速度高了,舒适性下降了,以及速度高了,导致零部件之间的力大了,震动大了,过早疲劳了。“我提出的就是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有一点我和沈院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研究更高速度才能引领高铁的发展。”张卫华说,所以,想要达到更高速度,轮轨就不行了,就要搞磁浮。他回忆说,一开始沈院士听到要搞高温超导磁浮是比较反对的,当时在实验室搞了一个高温超导磁浮仪器请他来看,他看了之后“拂袖而去”,后来就很支持了。“沈院士有时候和我的观点是相左的,观点的碰撞非常激烈。”

  “再高的速度就要发展磁浮,更高的速度就要发展真空管道磁浮。”他继续说,因为空气阻力是影响高速列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发展真空管道,能耗解决不了,噪声也解决不了。“空气阻力的造成到后面是速度的几次方。”

  “现在我们也在建设1500公里/时的实验平台,是超音速的。”张卫华说。至于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未来能够跑多快?张卫华回答说:“我们还没有测出它的极限在哪。”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关键词:动力 国家重点 实验室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