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全国“五个一工程”河北大丰收:潜心耕耘硕果飘香--

来源: 河北日报  
2019-08-23 18:09:00
分享:

  金秋喜迎十九大,燕赵艺苑硕果香。

  2017年9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我省电影《血战湘江》、电视剧《海棠依旧》《太行山上》、河北梆子《李保国》、广播剧《太行山上新愚公》、歌曲《雪恋》《天下乡亲》等7件作品获奖。同时,省委宣传部获得“组织工作奖”。截至目前,我省共有89部作品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由中宣部组织实施的全国精神产品创作生产领域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也是一个地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省此次获奖连创几个纪录:获奖数量排名创下历史新高,位列全国第二;获奖门类覆盖率与北京市并列居全国之首;主导创作作品对全国贡献率较大,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艺创作异常活跃、高质量作品出现“井喷”的情况下,在历时三年跨度长、作品积累异常丰富的情况下,在文艺评奖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入选几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我省缘何能取得如此丰硕成果?无疑,这些文艺精品的脱颖而出,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得益于我省不断改革创新的文艺工作机制,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文艺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的崭新态势。

  政策保障,机制创新,力促文艺精品生产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诞生,首先要打开思想阀门,疏通精神源头,饱含文化自信。其次要有政策保障、机制创新,是多方合力、科学组织、精准布局的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省文艺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而极大提升了广大艺术家的文化自信和创作热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不断加强精品创作生产的组织力度,把抓好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精品创作与生产作为文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检验考核全省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量化指标和硬性指标,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激发了各地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新高潮。

  出台政策为精品创作保驾护航,创新机制使精品生产后顾无忧。近年来,我省为文艺精品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精品创作专家咨询机制、题材规划体系、精品扶持奖励机制等制度体系,每年安排文艺精品扶持奖励资金和舞台艺术创作专项资金。此外,我省不断探索实施助推“五个一工程”精品创作生产的新举措,成立“五个一工程”指导小组和6个专项小组,建立艺术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文学、戏剧、影视剧、广播剧、音乐、美术、群文、文艺评论等艺术创作的规划指导。由省委宣传部牵头,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五个一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每年召开文艺重点选题规划会,认真梳理论证,遴选出一批思想性强、有开掘潜力的选题,并建立重点选题跟踪制度,督导作品创作生产全过程,使“五个一工程”重点作品不断档。出台规定,对“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和有关单位给予物质奖励,调动各地各有关单位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省各地协调联动、通力合作、积极创作,保障了我省丰富的作品储备。

  东风雨露催花开,燕赵硕果满园香。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下,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血战湘江》,电视剧《海棠依旧》《太行山上》,纪录片《平山记忆》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形成了影视界“河北现象”;河北梆子《李保国》、评剧《从春唱到秋》、歌曲《天下百姓》等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赞誉;图书《知之深爱之切》在全国发行超过350万册,《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平山记忆》等7种出版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此外,我省列入省级重点扶持项目的戏剧、影视剧、广播剧、歌曲、纪录片、动画片等重点作品达190多部,在电影“华表奖”“金鸡百花奖”、电视剧“飞天奖”、舞台艺术“文华奖”等重大奖项评选中,先后荣获10多项大奖,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文艺精品频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勇攀文艺“高峰”,久久为功的必然结果。

  扎根人民,唱响河北故事,弘扬文艺正能量

  “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他用知识绘成风景……”我省根据李保国教授事迹创排的河北梆子《李保国》,下基层演出70余场,场场爆满;晋京演出轰动首都各界,引发热议,中央媒体盛赞河北梆子《李保国》“传播正能量”。

  由省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精心打造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海棠依旧》,通过对周总理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数感人事迹和丰富细节的真实再现,生动刻画了一个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鞠躬尽瘁的人民总理形象。2016年7月,该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遥遥领先,观众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追剧、点赞。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并称赞该剧是近年来少有的“高峰”作品。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血战湘江》全景式讲述湘江战役的历程,是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中少有的精品力作。影片在全国巡映160场,观影观众达几十万人次,产生强烈反响。今年9月16日,该片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组委会特别奖。

  河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为优秀作品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燕赵大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成为文艺精品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近年来,我省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挖特色文化资源,释放本土文化魅力,让河北故事借助多种文艺形式广为传播。

  2016年以来,围绕时代楷模李保国先进事迹的主题,我省推出了河北梆子《李保国》、纪录片《太行花开》、纪实文学《大山教授》《幸福播撒太行山》、电影《李保国》、广播剧《太行山上新愚公》等系列作品,将李保国三十余年如一日扎根深山、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广为传扬。

  弘扬塞罕坝精神,我省正在组织创作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话剧《我的塞罕坝》、纪实文学《中国塞罕坝》、大型画册《碧海丹心——记塞罕坝机械林场》等。立足河北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河北故事,纪录片《平山记忆》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话剧《詹天佑》自今年5月首演至今,已在全国巡演50余场,广受观众欢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或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电视剧和纪录片19部(共572集),播出数量和频率都位居全国首位。

  文艺界的“河北现象”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批文艺精品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培养人才,形成梯次,壮大“文艺冀军”

  人才培养是精品文艺创作持久繁荣的根基。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过程中,我省一手抓精品创作,一手抓人才培养,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骨干队伍,让“文艺冀军”队伍不断扩大,形成文艺人才茁壮成长、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的繁荣局面。

  近年来,以建立一支德艺双馨“文艺冀军”为目标,我省加强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起老中青协同发展的人才梯次结构,夯实了文艺繁荣发展的人才基础。

  注重强化培训引导,努力提升文艺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启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养项目、河北梆子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等;实施青年剧作家戏曲音乐家培养项目;组织“迎庆党的十九大——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主题创作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发掘和培养了大批文艺新人。

  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全国层面推出我省优秀文艺人才,不断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闪耀文坛的老作家徐光耀,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活跃在河北文艺界的著名剧作家孙德民,老骥伏枥,多次推出新作品,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一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为我省文艺精品创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河北走出去的著名导演陈力始终怀有浓浓的家乡情怀,同样是河北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她为河北贡献了两部获奖作品;“燕赵英才”培养工程推出了郭靖宇、范建会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艺术家。2016年,我省在各个艺术门类,重点推出约20名中青年艺术家。同时,组织实施青年剧作家、青年戏剧音乐家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了40名戏剧青年才俊。我省还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培养工程,努力为基层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文艺人才队伍。

  此外,我省通过扶持深造、加大评奖激励力度,扶持优秀作品等举措,让青年文艺人才更好、更快成长。积极团结引导新文艺人才。通过成立新媒体创作中心、网络作家协会等,不断加强对新文艺人才和新文艺组织的团结引导,打造梯次衔接的“文艺冀军”。

  把出精品与练队伍、出人才结合起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燕赵文化资源,继续巩固壮大“文艺冀军”队伍,努力攀登文艺“高峰”,在此次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扎实的答卷。

关键词:五个一工程,河北大丰收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