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的边塞城市,西向沙漠,三面环山,位于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却有着一个寓意“盛大、辉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从一千多年前起,在这里交融互鉴,孕育出盛大辉煌、流经千年的文化奇迹。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
△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调研
“一眼千年”莫高窟
△这座飘然卧于沙漠之中的建筑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央视记者王鹏 张吉瑞拍摄)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让建筑如同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般。建筑线条像风吹过沙丘一样婉转起伏,窗的设计有如洞窟。(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每一位到莫高窟的游客在前往洞窟之前,都会先在这里观赏高清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了解莫高窟自然、历史、文化背景和数字化洞窟景观。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从2014年8月1日起对游客开放。让人们在游览实体洞窟之前,先通过数字媒体与莫高窟近距离“接触”。这不仅将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提升至6000人次,还适当减少了开放洞窟的数量,缩短游客滞留时间,缓解了古迹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莫高窟洞窟密布在崖面上,高40到50米,全长1600余米,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央视记者王鹏 张吉瑞拍摄)
莫高窟,意为开凿于沙漠高处的石窟,也称“千佛洞”。在梵文中,“莫高”有佛教中解脱之意,让这个名字更添神秘的意境。相传公元344年的一天,乐僔和尚途经宕泉河谷,看见夕阳照射的鸣沙山在金光之中显现千佛。他决定在这里开窟造像。自此,莫高窟的开凿与绘制历经千年。如今,莫高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735窟,这些很有代表性和特色
莫高窟分南北两区,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时政新闻眼》带您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洞窟。
第96窟
△第96窟内塑有莫高窟现存最大的一身倚坐佛像。它建造于延载二年(公元695年)。塑造的是未来佛弥勒佛,佛像高35.5米。这身造像为石胎泥塑,工匠先在崖壁上凿刻出佛像的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敷彩而成。(敦煌研究院提供)
△由于第96窟这身大佛为石胎泥塑,不宜在室外保存,因此,在建造它时还修建了起保护作用的楼阁。目前的九层楼为民国时期重修。高耸的楼阁飞檐卷翘,斗拱繁复,气势恢宏,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第61窟
△第61窟开凿于五代时期,是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洞窟之一。学者推测第61窟是五代晚期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开凿的功德窟。这个洞窟的供养人画像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古代敦煌的历史和古代妇女的服饰等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敦煌研究院提供)
△第61窟也被称为“文殊堂”。洞窟的西壁会有巨型的五台山图,长13.5米,高3.5米,被认为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它是以五台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为依据创作。其中,还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途径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250公里的地理形势。(敦煌研究院提供)
第323窟
△第323窟据推测开凿于初唐,北壁绘有《张骞出使西域》。画面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这是最早的一幅张骞出使西域图,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壁中央留有一片空白,这是1924年该处壁画被美国人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用化学胶布粘走后留下的痕迹。该壁画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 Museums)(敦煌研究院提供)
第16-17窟
△第16-17号洞窟,又名藏经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道士在清理流沙时,偶然发现了这座隐室。据考证,藏经洞开凿于晚唐,这里所藏的经卷文书共计五万余卷,其中90%是宗教典籍,还有10%涉猎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医学、艺术、文学等方面。(敦煌研究院提供)
从“吾国学术伤心史”到世界敦煌学研究中心
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一批国外探险家来到敦煌莫高窟,盗走大量经卷文书。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
△伯希和于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96窟外景。(敦煌研究院提供)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藏经洞经卷。(资料图片,Gabriel Fraga de Cal拍摄)
△在敦煌藏经洞陈列馆的石碑上,有著名学者陈寅恪因藏经洞文献流失而发出的慨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意义重大,与殷墟甲骨、明清内阁档案大库、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文献为正史提供佐证,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而散落在各国的文献和文物也引发了对莫高窟的世界性研究,形成敦煌学。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调研的敦煌研究院,就是世界敦煌学研究的中心。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除了莫高窟,敦煌研究院还对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进行综合管理和研究。它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是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也是一个极富历史和情怀的地方。热爱莫高窟的一代代敦煌儿女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留在了这里。
△1948年敦煌艺术研究所职工合影。(敦煌研究院提供)
△1965年9月3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职工合影。照片中三代院长同框,分别是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究院前竖立的首任院长常书鸿像。常书鸿(1904-1994),1927年留法学习美术,1936年回国任教,1943年来到敦煌。他促成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被誉为“敦煌守护神”。(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常书鸿在1955年临摹的青绿山水画。这幅画位于盛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面对总书记发言
在敦煌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
△为保障洞窟壁画和彩塑保存环境稳定,敦煌研究院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这是处于莫高窟第72窟前的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进行气象、空气质量和颗粒物监测。这些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敦煌研究院的监测中心大屏。(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敦煌研究院还对每个洞窟内的微环境进行监测,确定了洞窟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2%,二氧化碳不能超过1500ppm(1.5‰)的预警指标。大屏幕上如果亮起红灯,工作人员可以暂时关闭相关洞窟,对游客进行分流。(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在敦煌研究院会议室,习近平总书记与30多位代表座谈。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人发言。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去年底,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她以“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被评为百名“改革先锋”之一。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也听取了樊锦诗的发言。
△樊锦诗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
关于敦煌和酒泉,这些你未必知道
莫高窟所在的敦煌,如今是酒泉所辖的七个区县市之一。历史上它曾与酒泉并列“河西四郡”之一(另两个是武威和张掖)。
敦煌名字的由来,一种说法是“敦,大也。煌,盛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曾被称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乃至有“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说法。
△公元964年(宋代)的酒账单,记载了当地政府的公务用酒,包括数量和用途,如宴请、接待使节、犒赏等。账单共100条,反映了当时敦煌繁荣的文化和多民族的密切交往。(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这样盛赞敦煌,“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次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贵宾观看了一台主题为《千年之约》的文艺演出。在开场歌舞中,精美的敦煌壁画,飞天的仙女,大唐盛世的百乐齐鸣,展现出古都喜迎各方宾客的盛景。
△3D打印的莫高窟塑像。(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酒泉则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后来,酒泉又称肃州,这也是“甘肃”省名中的“肃”字的由来(“甘”字则来自于被称为甘州的张掖)。你知道吗?今天酒泉的面积占到了甘肃的42%,差不多相当于江苏、浙江两个省的面积之和。
△相传在西汉时,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匈奴。霍去病大败匈奴后,驻兵在现在城东的泉湖一带。捷报飞传长安,汉武帝大喜,赐御酒一坛。霍去病不愿独享,将酒倒入泉中,将士开怀畅饮,称为“酒泉”。酒泉市博物馆的一幅画描绘了这一场景。
酒泉不仅是敦煌艺术的故乡、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航天的摇篮。六年前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到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次是春节前夕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视察,一次是现场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这次赴甘肃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13年之后再到甘肃。20日,总书记在甘肃的行程仍将继续,《时政新闻眼》为您持续关注。
监制/申勇 李浙
记者/沈忱 龚雪辉 王卉 郁振一
视觉呈现/陈括
编辑/毛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