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人民日报:义无反顾的力量从哪里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桂从路
2019-08-02 09:57:32
分享:

  走进云南省会泽县的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一座高达11.7米、长18米的大型群雕映入眼帘。这座名为“乌蒙磅礴”的雄伟雕塑,展现了当年的扩红热潮,体现了军民一家、鱼水深情的感人场景。

  1935年5月,被称为“战略骑兵”的中央红军红九军团攻克会泽县城,短短几天时间,1500余名青年参加了红军。正是在水城村梨园,新战士集合整训,军团长罗炳辉作了动员讲话,会后即从树桔渡口渡过金沙江,奔赴北上抗日的征程。会泽扩红,为红军队伍补充了战斗人员、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是红九军团最大规模的一次扩红,也是红军长征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

  涓涓细流汇成革命巨浪,推动着历史大潮向着光明前行。从井冈山到延安,一次次扩红为中国革命增加了有生力量,为长征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中展示的“沿途群众参加红军统计表”显示:1934年11月,湖南宜章白石渡500余人加入中央红军;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扩红4000余人;1935年5月,四川会理5000余人加入红军……近20次大规模的扩红成果,诠释着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拥护和支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数以万计的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加入红军、踏上革命征途?答案令人深思。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这首流传在红军长征路上的歌谣,至今依然在云南、四川等地传唱。可以说,正是长征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沿途的山山水水,点燃了群众参加红军的热情。当年会泽召开万人大会,深受感染的矿山工人黄兴顺二话没说报名参军,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红六军团占领云南省禄丰县元永井,号召工人农民们团结起来,为“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再也不受地主老财的剥削”而战,贫民杨大妈连夜点起火把,追赶红军队伍,送儿子去参军……这些扩红热潮中的感人场面,成为这场“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的生动注脚。

  长征路上处处涌动的扩红潮,根源在于党的性质宗旨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糠菜半年粮,麻布当衣穿,四季犹风雨,终年睡火塘,鸡捐鸭捐草鞋捐,捐给保长抽大烟,保长肚子撑破肚,穷苦百姓受熬煎。”80多年前,会泽老百姓可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红军进驻会泽,不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还砸开监狱放出无辜穷人,打开义仓和当铺,分发积谷千余石,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温暖。正是红军的一言一行,让穷苦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红军是一支为人民谋幸福的队伍。也正是这样的认识,激发出义无反顾的力量,坚定了跟着红军走的选择。

  会泽参加红军的1500多人,留下姓名的只有100多人,绝大多数无名英雄,牺牲在了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事业中。用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以生命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的牺牲奉献值得永远铭记。用行动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无悔誓言,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他们的理想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从长征路上的扩红壮举,到改革发展中的奋勇当先,事实证明,唯有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唯有永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战斗力。

关键词:义无反顾,力量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