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人民至上的思想理论体系

来源: 学习时报  
2019-07-12 14:56:33
分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专章进行阐述,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至上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觉秉持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表达,是共产党人成为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自建党以来事业成功、人民信任与拥护的根本保证。对于共产党人的这一立场宗旨,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形象地将之称为“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这一矢志不渝的宗旨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自觉秉持人民立场,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与事业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尤其在今天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其人民立场极为必要。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固树立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传统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实施依赖于人的创新驱动战略成为必然趋势。所谓创新驱动,其实质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注重依靠人、解放人与开发人,充分释放人的创新激情、活力与能力。只有如此,科技的进步才有可能,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成为现实。这种经济发展支撑力量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将成为最大的生产力。在此意义上,中国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就必须注重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与能力,确立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思维,充分激发潜藏于近14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切实解决发展的活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认真倾听人民声音

  群众具有鲜活的生活经验,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他们的需求与主张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客观趋势。就此而言,要真正做到人民至上,党员干部就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意见,汲取人民智慧,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而要切实把握民情民意,一方面,领导干部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为“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上接1版)不仅对此反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几年来高频度赴全国各地开展深入调研。除了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度机制对于把握民情民意而言也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

  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人民至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要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饱含深情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新的改革形势下,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求是以公民权利的形式予以体现的,必须要通过法治予以保障。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应地,各级领导机关与领导干部则必须树立法治思维与公民权利思维,学会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障人民权益。也正是着眼于更好实现人民的发展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才做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判断,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所以我们要在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确立人民评价标准

  人民至上意味着改革发展的成效最终要由人民来评价,人民是我们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终评判者。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2016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发挥好改革先导性作用,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既指明了新时代改革的方向,也提供了新时代更为完善的改革评价标准。特别是获得感作为一个评判标准的提出尤其具有针对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对实实在在“得到”的一种强调,这一新标准的提出超越了以往主要从经济方面评判改革成效的思维,体现了发展与公平的统一,突出了评判改革的人民评价尺度,表明我们对改革发展最终目的和意义认识的深化,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确实,尽管改革的评价标准众多,但所有方面的改革绩效最终必须落实到人民的实际利益满足与实际感受上才是合理的,因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正如《纲要》强调的:“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正是基于人民的评价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发展工作持续发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成就举世瞩目;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执笔人李海青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键词:纲要,理论,新时代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