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宜宾、成都、重庆等地提前发出了地震预警。其中,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成都高新区市民收到预警时间较震感提前61秒,重庆预警时间较震感提前44秒。
记者注意到,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2015年已经国务院批复立项,目前工程建设进度如何?建设完成后能达到何种预警效果?6月18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项目管理部主任王松。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项目管理部主任王松。
预警和地震波“赛跑”
记者: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王松:“预测”和“预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震预测,一般是和地震预报同时出现。地震预测预报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以前,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未来地震事件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大小。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根据观测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使企业和公众能够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减轻地震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记者:地震预警的原理是什么?
王松: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地震波与电磁波之间的时间差,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提前预警的时间。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的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破坏较弱的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0km/s)。一种是速度较慢但破坏较大的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5km/s)。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以及电磁波(其传播速度约为300000km/s)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来实现的。
在大地震发生后,预警中心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时间、地点、震级大小)、影响程度和预警时间,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对可能遭受破坏和影响的地区发出地震警报。为人们逃生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预留时间。地震预警是秒级响应,公众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就要采取避震逃生措施。
我国将建设五大重点地震预警区
记者: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启动的背景是什么?
王松:我国是全球强震高发区域,1900年以来已发生6.0级以上地震逾500次,地震灾害涉及28个省份,死亡66万人,伤残近百万人,受灾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表明,我国重大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仍有不足、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依然薄弱。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势,必须大力发展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
记者: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什么?
王松:该项目总投资18.7亿元,将在全国建成由1987个配置测震仪和强震仪的基准站、3269个配置强震仪的基本站以及10349个配置烈度仪的一般站组成、平均台间距约为50千米的地震观测网络,并配置1个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1个国家备份中心、1个国家技术支持与保障中心、32个省级中心、173个市级发布中心以及3360个服务终端。
该项目将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地区等5个平均台间距约为12千米的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工程建成后,将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为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用户提供原地报警、灾害性地震预警、警戒性地震预警、远场大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动参数速报等产品信息服务。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内容。
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记者:目前项目进展如何?
王松:该工程于2015年6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批准立项,2017年2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行性研究批复,2018年6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步设计批复,同年7月召开实施启动大会。计划于2020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记者:这个工程的功能目标是什么?
王松:预警工程将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提升减灾服务能力提供先进可靠的平台基础。工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社会公众、政府行业和地震科研等提供快捷准确的地震安全信息:
(1)预警工程能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震中附近的社会公众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减少公众地震伤亡。
(2)预警工程能为高速铁路、核电站、燃气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形成跨行业的地震紧急处置联动能力,有效减少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
(3)预警工程能在震后数分钟内快速获取县城和乡镇的实测地震烈度,快速确定灾情分布、重灾区位置等信息,为各级政府震后高效指挥救灾行动提供科技支撑。
(4)预警工程将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三网合一”实时传输综合地震观测台网,推动实时地震学、实时灾害学等学科发展,为推动经验地震预报向物理地震预报转变奠定基础。
▲中国大陆地震烈度速报精度分布。
自主研发了地震预警核心技术
记者:目前国外有没有地震预警,他们是怎么预警的?
王松:20世纪90年代,日本、墨西哥、美国相继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其中,日本最早建立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并投入正式运行,是目前地震预警应用最广泛、运行实践最多的国家。2003年日本气象厅建成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并先后于2006年8月和2007年10月起向特定企业用户和普通国民提供预警信息。
记者:我们是否借鉴了国外的一些东西?
王松:近年来,中国地震局一直致力推进地震预警技术攻关和技术试验验证,通过实施国家地震科技支撑计划自主研发了地震预警核心技术,先后在福建、京津冀、兰州和川滇交界地区建成预警示范系统进入试运行,并在福建晋江建成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示范区。经不同地区实际地震检验,各示范系统在地震预警时间、预警震级和定位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表现良好,其中京津冀部分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以及川滇交界的西昌-昭通地区最快可在震后10秒内完成预警信息产出。由于试运行期间上述地区并未发生具有预警必要的地震,上述系统目前仅仅限于技术测试和地震行业内部发布。
在观测台网布局方面,我国地震预警技术方案吸取了日、美等国预警系统的优点,并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整合了测震仪、强震仪以及烈度仪等三类台网资料,实现了一网多用,且台网密度全面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预警系统,奠定了充分发挥地震预警系统效能的基础条件;在预警技术方面,我国地震预警技术方案充分吸纳日、美等国多系统并行处理后进行综合结果判定的方法,并借鉴墨西哥远场大震预警技术,通过实时连续定位、连续测定震级、信息可靠性判定等多种技术创新,提升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还在探索融合GNSS台网的观测资料,以进一步提升预警台网效能。
地震预警是社会工程需共同推进
记者:目前这个工程有哪些待解决的难点?
王松:《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此条款为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提供了法律基础,但配套法规尚需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待建立。
中国地震局在大力推进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同时,也在国务院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的全力支持下,坚持立法先行,举全局之力推动地震预警相关立法工作,以明确监管职责和工作机制,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主体、发布条件、预警内容、发布对象、法律责任等做出规范,为地震预警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目前试点先行的福建省、云南省、辽宁省、甘肃省已颁布辖区内的地震预警管理规定,四川、新疆、河北、广东等地也在积极推进预警立法之中。
地震预警是社会工程,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行业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