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神秘神农架,追踪金丝猴……| 足迹

来源: 中国之声  
2019-06-12 11:11:44
分享:

  地点|湖北神农架

  采访者|凌姝

  

  在神奇的北纬31度线上

  珠穆朗玛峰、百慕大三角、

  埃及金字塔……

  神秘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依次排布

  还有一处全球中纬度保存最完好的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被誉为北纬31度线上唯一的绿色奇迹

  ——神农架

  看云,你会不会想起神农架的野人之谜(神农架林区宣传部供图)

  看山,你能不能体味“华中屋脊”的大气磅礴(神农架林区宣传部供图)

  还能顺手体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气候(央广记者凌姝摄)

  这里还是不少“神奇动物”的家(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视频里抓着记者鞋带不撒手的金丝猴了

  关于神农架的蹲点故事,我们就从这只萌猴开始说起……

  神农架生态的代言“猴”

  “川金丝猴原广泛栖息在亚热带地区的低山森林地带,属于树栖动物,失去森林就会影响其生存。从18世纪开始,人类的砍伐与拓荒急速挤压着金丝猴的丛林……”

  去神农架之前,出于好奇,我翻阅了一本记录大龙潭金丝猴部落的科考故事《金丝猴日记》,这段文字正是书中引言的描述。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告诉我,从1980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川金丝猴开始,这群有灵性的生命就靠着自己又美又娇气的特性成了神农架生态环境的代言人。

  “杨敬元:金丝猴为什么说是神农架的旗舰物种,它对环境和空气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只要空气有什么污染,导致肺部感染,一两小时内就会导致金丝猴死亡。 ”

  萌猴路过,请让路(央广记者凌姝摄)

  从开山伐木到立法保护

  神农架是湖北省西北部的原始森林区,这里蕴藏着大量宝贵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药材,为了开发这座宝库,一支年轻的筑路大军战斗在山势连绵、悬岩峭壁之间……

  叶春华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首批进入神农架开路伐木的林业工人,在神农架蹲点期间,我认识最多的就是像他这样的林二代、林三代,他们随父辈走进这片原始森林,在此工作安家。

  “叶春华:当时,最大的木料两个人围,一车只拖三根木头,大概三米多四米的…… ”

  《向神农架原始森林进军》:开山伐木的筑路军

  1958年到1981年,300多万立方米的商品木材从神农架运往全国,不少铁路干线铺设铁轨的枕木就来源于此。与此同时,神农架林区的森林覆盖率一度锐减至63%,旗舰物种金丝猴的日子也难捱起来。

  “杨敬元:我们当时进行大开发,不知道保护动物,猎杀还有栖息地破坏,造成数量急剧下降。 ”

  森林一片片倒下,猴的栖息地不断缩小,神农架人赖以生存的木头经济也难以为继。

  “叶春华:95年的时候,几乎就面临资源枯竭了,在山上已经找不到能砍的树了。 ”

  2000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神农架林区全面禁伐。叶春华们也从曾经的林业工人转岗成了森林巡护员。

从伐木人到护林人,叶春华背包上山巡护(央广记者凌姝 摄)

  依旧要背包上山,不过,包里的斧头油锯变成了特制的信息化护林设备。

  “叶春华:带着PDA,红外相机,在山上进行监测,主要是看边缘的很远的山上,看有没有人为破坏森林,有没有乱捕乱猎。 ”

  2016年7月17日,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神农架国家公园成立。如今,在这里捡一颗鸟蛋、挖一片树皮都是违法行为。在最严格的保护之下,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上升到91.1%。

  红外相机里都拍到了哪些宝贝?戳视频看神奇动物在这里!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里,87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其间。这次采访,我和神农架川金丝猴有了亲密接触,川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神农架的金丝猴更为特殊。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这样跟我解释:

  “杨敬元:神农架金丝猴,它是独立的川金丝猴的亚种,如果消失,这个物种再也没有了。 ”

  神农架金丝猴有8个种群,大龙潭金丝猴群体是其中最小的一个种群,2005年,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建立。

  大王巡山(拍摄:胡文波神农架林区宣传部供图)

  史上最艰难投食

  清早五点半,踏开晨雾,伴着鸟叫,基地负责人吴锋出发上山,去寻找一群相识14年的老朋友。

  “吴锋:金丝猴晚上睡觉喜欢在山脊上,高处,树大一点的,早上你去的太晚的话,你就不知道它到哪个方向去了。 ”

  一年365天,吴锋和同事们的工作时间由这群猴哥的心情决定,猴群日出而行、日落而栖,基地的工作人员必须起得比猴早,为的是近距离野外观测保护。

  “吴锋:像我们重要事件就必须得记。

  记者:什么事件是重要事件?

  吴锋:生孩子啦,换家长啦,在打斗过程中受伤严重,某只猴子,它今天在这儿,明天不在这儿,去相亲去啦,这些东西必须记下来。注意,这些棍子别戳着脸了啊…… ”

  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们无处下脚的“上班路”(央广记者凌姝摄)

  尽管吴锋不断提醒,但对从小生活在江汉平原的我来说,在森林里行进还是不免被交结的树杈藤蔓阻断脚步。

  “吴锋:走的时候眼睛还得看前面,我们这儿不小心被棍子打到眼睛、打到脸的那是常事儿…… ”

  海拔2230米,坡度不少于70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湿滑的山路上,我早已气喘如牛,但对吴锋来说,这条路他闭着眼也能走完。金丝猴生性机警敏感,人无法靠近,保护更无从谈起。2005年,包括吴锋在内的十多位金丝猴科考队队员背着帐篷、食物,在森林中随着大龙潭部落的金丝猴同吃同住同迁徙626天,才让它们逐渐接纳人类。

  《金丝猴日记》配图:科考队员搭着帐篷“追”猴子

  “吴锋:那时候就跟做贼一样,天天跟着它们,四五百米、两三百米,几十米,最后它在树上,我们在树下,最后冬季捕食,也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

  冬天对金丝猴进行食物补充,能够帮助这群山中精灵度过神农架长达半年的严寒冬季,但让金丝猴接纳人类的食物却是世界级难题。

  吴锋告诉我,他们在冰天雪地里绞尽脑汁,又是爬到树上把苹果插到树枝上,又是用猴子常吃的松萝裹住苹果,直到2005年一只名叫“大胆”的小猴吃下了苹果,这才开启了大龙潭部落与人类的不解之缘。

  《金丝猴日记》配图:看着工作人员投食,无动于衷的猴群

  我的森林,我的家

  风声、鸟声、树叶声,夹杂着短促的嘶鸣。独属于山间的精灵忽然跳入眼帘,雄猴顶着一头金红的披肩、灰蓝色的脸孔,威风凛凛地在林间腾跃,刚刚出生的小猴则害羞地往猴妈妈怀里钻。一只浑身浅金色绒毛的小猴拉扯着我的鞋带,忽闪着清澈的大眼睛定定地看着我。

  “吴锋:你要看见猴子你心里才有底,它吃它的,有的时候看着你,这,三个、四个、五个…… ”

  吴锋和金丝猴握手问好(央广记者凌姝摄)

  见着了猴子,吴锋的语气轻松了大半,树旁的一只公猴吃的正香,吴锋和它很熟,它就是大胆的儿子,名叫“小红头”。

  “吴锋:面部毛色比其他猴子更红,虽然也是个大小伙子了,刚组建家庭,经验还是不够丰富,(猴叫声)这就是它吃树叶,吃的很开心…… ”

  长达14年的近距离追踪、保护,让大龙潭祖孙三代的金丝猴在吴锋眼中毫无秘密可言,从最初的四五十只繁衍到近百只,大龙潭部落里几乎每只猴子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档案。神农架金丝猴的数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只。

  吃嘛嘛香,才能健康成长!

  夜晚的神农架,安静的像被地球遗忘的角落,研究基地外不远的山脊上,金丝猴们早早进入了梦乡;研究基地里,科考队员们围炉而坐,边吃饭边商量着第二天的工作。

  “研究基地负责人黄天鹏:希望我们这的人一代一代坚持下去,希望这群猴,猴丁兴旺,这是需要坚持的。 ”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今天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往期回顾:

  中共“进京赶考”的起点如今什么样?|足迹

  中共“立规矩”的地方今天怎样执行规矩?|足迹

  解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进京瘦身三次走了17天,如今…… | 足迹

  北斗导航+无人机+...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用法了|足迹

  马背上建校,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这是什么“神仙”学校?|足迹

  全国人民用的铅笔,5支里有3支来自“光腚屯” | 足迹

  太美了!这梯田不是江南,是“中国薯都” | 足迹

  让肿瘤消除,让土豆增产……核技术竟然还能干这些|足迹

  记者进入核反应堆厂房,迷路了…… | 足迹

  一堂课:涨知识、超有趣、还能扶贫!想来试试吗?|足迹

  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足迹

  “蔡家崖”专列带你去吃啦叨叨,“小延安”如何成为红色旅游“爆款”?|足迹

  

这个“与世隔绝”的古老神秘民族,就这样“一步跨千年” | 足迹

  从原始社会直接走来的他们,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了孩子|足迹

  

这个巨坑有32个故宫大!当年曾被印上人民币,如今……|足迹

  这个地方名叫海子,比海子的诗还要美…… | 足迹

  假期过半,再不来这里看看就等八月吧|足迹

  你知道“西海固”吧,有没有想过去那里看山花?|足迹

  

这个作家柳青曾经住了14年的村庄,如今正在“二次创业” | 足迹

  

那个传奇的大陈岛,如今成了大黄鱼“咕咕”叫的网红打卡地|足迹

  

车厘子吃到饱,出门就逛免税店,郑州+卢森堡这条空中丝路有多牛?|足迹

  

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足迹

  如果没有它,珠三角会多出50座大型火电厂|足迹

  

记者跟喜提热搜的“风餐兄弟”走了一圈,差点哭了|足迹

  

守卫三峡大坝,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足迹

  

这里美到窒息,为何慕名来旅游的人却难以久留? | 足迹

  见面在机场,庆功吃包子,都有“强迫症”……他们的产品却全球都看好|足迹

  沂蒙老区的“逆袭”: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足迹

  不仅“半条被子”能留住游客,这里吸引人的还有更多|足迹

  这支部队组建27天就参加抗美援朝,如今…… | 足迹

  每天多营业6分钟,这里的便民之门开了几十年|足迹

  从前慢,是路途远;如今慢,只因我心里放着你|足迹

  神秘港口、神奇列车、神圣职责,这里是…… | 足迹

  世界最快,中国最忙,京沪高铁靠这个操作领先国际!|足迹

  70多年前“分马”的屯子,如今汽车换着开|足迹

  造中国人自己的“千里眼”|足迹

  你没见过的“百变”雷达,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 足迹

  这般拼命,这般质朴,生活怎会辜负这里的人们!|足迹

  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今天……|足迹

  一年网销9个亿,多肉控,看这里!|足迹

  从寸草不生的南海戈壁到美丽可爱的海上家园——带您走进西沙中建岛丨足迹

  这群士兵能挡烈日狂风,更能守卫我海上疆土|足迹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刘黎

  记者:凌姝

  新媒体:周文超

关键词:神秘 金丝猴 足迹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