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彰显文化自信 推动产业转型

来源: 南方日报  
2019-05-17 09:48:22
分享:

  “文化产业”是消费社会中的“大众文化”获得量产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1947年,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使用“文化产业”时提出,当技术手段、经济的和管理的集中化达到一定量级时,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兴盛。

  57年后,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号称“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首次开办。那一年,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在43130平方米的展会上,开启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新纪元。

  2019年,文博会已走过了1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文博会从展会体量、成交规模、品种类别等各方面都有倍数提升。今年的文博会有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312家展商参展,展示规模增加至105000平方米。其中海外参展商共有132家,海外展区面积占比达23.5%。

  15年“加速度”本届文博会突出彰显文化自信

  文博会举办15年来,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如今,文博会已经发展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肩负起“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使命。

  作为文博会的三项主要内容,“博览与交易”让文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展示与交易平台之一;“配套活动”通过提升展示与交易的水平,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网上文博会”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网上交易功能,让展会“永不落幕”。

  本届文博会通过扩大规模、打造精品、聚集龙头文化企业机构,将进一步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

  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通过优化展品布局打造中国文化精品走廊,将各地重点项目及特色展品布置在靠近主通道外围区域,集中展示中国文化发展成就和各地特色文化资源。

  又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推进粤港澳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也成为本届文博会的重点,组委会提出将文博会打造成为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今年将5号馆变更设置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组织粤港澳优质文化企业、创意设计企业和产品参展,集中展示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城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有针对性地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专业观众和买家到文博会参观、采购,进一步扩大文博会在港澳的影响力。

  为提升文博会国际化水平,今年着重突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组委会组织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馆内设置“采购洽谈区”,通过提前配对,在展期开展以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内容为主题的“一对一”“一对多”洽谈活动,并在全球范围内与60多家海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着眼数字文化重点展示创新创意设计成果

  以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今年文博会全面展示文化和旅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最新成果。将2号馆变更设置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馆”,重点引进国内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展示历史古迹、人文景观、全域旅游示范区、主题公园、精品旅游演艺项目和旅游科技等内容,配套举办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及投资基金融资对接交流活动。并在7号馆一带一路·国际馆,组织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文化和旅游机构参展。

  今年文博会还着重突出展示创新创意设计成果、数字文化,引领文化产业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组织全国优秀文创企业、设计机构、设计类高等院校参展,加大引入优秀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时尚设计与艺术在工业时代的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创新,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一方面重点展示文化与智能硬件、VR/AR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4K等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突出展示智慧广电建设的创新思路和成效。

  此外,为突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本届文博会集中展示、推介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共通性、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品牌,培育和推广“中国文化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品牌”。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方面,开设非遗小讲堂,增强观众互动体验,设立博物馆文创精品展区,邀请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及中国美术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参展。

  兼顾“报网端”文博会报道需要推陈出新

  文博会发展至今,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体”正处于快速融合阶段。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网民已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

  新闻前端生产、渠道传播、终瑞消费分化,又融合汇流。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走向融合,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使得原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界限已被打破。

  “纸媒”兼顾“端”,新闻采写、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出镜直播等一系列事件同时在新闻现场发生,H5、微信推送、网站、客户端等多端口同步响应;电视则化为大屏、中屏、小屏,“节目”已成“视频”,单向度的观看变为双向的互动、分享与社交。

  当信息的呈现形态、媒介工具都出现巨大的融合,当连接无时不有、交流无处不在,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做好文博会报道?

  南方日报深圳全媒体新闻部聚焦现场与深度,侧重策划与观点,形成“六个一”全媒体报道方案。

  “一本特刊”:从产业入手,4个版篇幅集中报道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深挖文博会15年来深圳的文化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动因。

  “一组栏目”:文博会期间设置重磅发布、外眼看文博、在现场、记者观察、名人堂、直播文博等一组栏目,全方位跟进文博会报道。

  “一系列观察综述”:从现象到趋势、从文化到产业,以综述的形态高屋建瓴阐述15届文博会后深圳文化如何再出发。

  “一组人物专访”:聚焦专家观点、名人建言,从专业视角展示文博会的深度价值,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分钟视频”:抓取文博会现场最亮眼的视觉信息,拍摄展示文博个展馆特色与深圳文化发展成就。

  “一串亮点特点播报”:集纳文博会大小会场,用图、文、小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展示文博会亮点,并辅以投票互动。

  开放生产文博会成“南方号·深圳矩阵”5月主角

  以广东省委、省政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南方+客户端”为依托,南方+的开放生产平台“南方号”,聚集了广东省各级党政机关与相当数量的企业机构。每日,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南方号平台发布的信息超过1500条。备受关注的“文博会”在5月成为了“南方号·深圳矩阵”的主角。

  3月28日,文博会组委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第十五届文博会的总体安排和筹备进展情况。南方号“创新南山”第一时间跟进消息,全面展示本届文博会的策划与亮点。第15届文博会开始进入“南方号·深圳矩阵”的视野。

  整个4月,深圳各区南方号聚焦各自辖区文博会展区和分会场的筹备情况。南方号“龙岗发布”在4月6日放出“一图读”并招揽展商参展;南方号“活力宝龙”在4月19日揭秘DCC文化创意园分会场的筹备情况;南方号“深圳龙华发布”则在4月25日公布了辖区“1+10+15”的文博会阵容。

  进入5月“文博月”后,南方号中的文博会内容开始大批量涌现。从分会场“剧透”到文博会历史回顾,从配套文化活动一览到聚焦文博会一件特色展品,“文博会”报道在“南方号·深圳矩阵”的热度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南方+还与深圳市委宣传部合作,在南方+平台建立专题《聚焦第十五届文博会,精彩尽在南方+》,以精彩聚焦、分会场、直播文博为分支栏目,挖掘深度、拓宽广度、抢抓热点、呈现观点,以丰富的图片和小视频,配合精炼的文字,将“文博会”报道做出新高度。

  数读第十五届文博会

  ●文博会已成功举办14届,本届是第15届。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以国家战略为依托,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本届文博会为期5天,16—17日为专业观众日,18—20为公众开放日。

  ●展示规模上,首届文博会为43130平方米,今年增加至105000平方米。

  ●展商数量上,首届文博会为700多家,今年增加至2312家,包括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比上届增加4个。

  ●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今年增加到103个。预计共有2.1万名海外客商前来,合作代理机构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的海外参展商共有132个,其中43.2%来自亚洲,43.2%来自欧洲,9.1%来自美洲,2.25%来自大洋洲,2.25%来自非洲。海外展区面积占比达总面积23.5%。

  ●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一批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组团参展文博会。文博会已连续第6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全部参展。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分为9大展馆,截至目前统计,主展馆将举办80余场论坛、推介会、讲座等配套活动。

  ●本届文博会分会场共有66个,80%以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各重点领域和“文化+”新领域。

  ●分会场遍布10区,其中龙岗区最多有13家,光明、坪山最少各有1家。

  ●经初步统计,各分会场已准备了近300多项展示交易活动,其中包括展览、论坛、拍卖、签约、大赛、项目推介等。

  ●本届文博会参展商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其中包括48家文化类上市企业,6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23家文化企业30强企业。

  文博会大事记

  ●2004年,首届文博会便开始组织香港和澳门展团参展。

  ●2009年,台湾展团正式亮相文博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台湾展团的展示交易规模从20多家企业增加至今年的近100家企业。

  ●2012年,文博会开始在澳门举办“文博会精品展”,鼓励内地文化企业赴澳门,加强与澳门文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2015年起,文博会开始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经过5年的培育,该馆参展国家从14个增加至今年的50个。

  ●去年,第十四届文博会总参观人数达733.258万人次,同比增加10.08%。专业观众达127.565万人次,占参会观众总数的17.39%,同比增长7.84%。

  ●从举办首届文博会至今的15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

  ●近年来,每年文博会都有10万多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6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这些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中,文化旅游类占42%,文化设施类占15%,还有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影视音像、娱乐演艺、传媒出版、网络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用品等类别。

  ●截至目前,文博会数据库平台已累存国内客户数据26.8万条,海外客户数据16.7万条。

关键词:深圳,文博会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