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该何去何从?“时代之问”又有哪些新的探索和思考?
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这是今年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教育、影视、智库、媒体、旅游等领域的代表共计2000余人,将参加大会开幕式和分论坛。
中国是文明的古国。中国历史有多悠长?曾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史前文化、地域文化、海洋文化、诸子百家、符号图腾、宗教信仰等等,涌现出四大发明、航海造船、书法国画、戏曲工艺等无数令人赞叹的文化瑰宝,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华章佳句历久弥新。
亚洲是开放的亚洲。作为世界一大洲,亚洲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9.4%,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类最早种植的小麦、水稻、棉花都出现在亚洲。两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等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前进作出巨大贡献。数千年来,东亚的农耕文明、北亚的游牧文明、西亚的商业文明、南亚的宗教文明……多元多彩的亚洲文明,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的重要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和而不同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文明,都是其历史脉络的层层累积,都深深扎根本国本民族的土壤,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并非隔绝,也无法互不往来,碰撞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薪火延续的必然现象。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有助于推动亚洲各国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是为了对抗他国文明,恰恰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文明都应该得到承认。尊重他国他民族的文明成果,面对他国文明不攻击、不贬损,不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也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之花才会姹紫嫣红,各国人民才会心心相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写照,而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始,进一步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进一步汇聚亚洲文明、凝聚亚洲共识,进一步激发各国文化共鸣点、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应是本次大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该如何更好理解文明的多彩、平等、包容?如何更深层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相信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
有句谚语说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历史会记住积极的作为者。期待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新视角与新方案,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注入更强劲的动力。(高延)